中國日報8月23日長沙訊 8月22日,由湖南衛視、芒果TV聯合制作的青春姐弟游學探訪節目《花兒與少年·同心季》中國×馬達加斯加同心看片會舉行。看片會創新設置雙會場聯動,中國會場設于長沙隆平水稻博物館,馬達加斯加會場位于馬義奇雜交水稻示范中心,通過實時連線開啟跨越萬里的對話。
中國駐馬達加斯加大使季平表示,“這一季花少來到了風光旖旎、人文薈萃的馬達加斯加,為兩國人民相知相親架起了一座橋梁,意義深遠。此次看片會不僅進一步敞開了中馬民心相通的窗口,更深化了兩國命運與共、和衷共濟的信心。”
馬達加斯加駐華大使讓·路易·羅班松大使表示,“‘花少團’親身體驗了中國雜交水稻在馬達加斯加的種植過程,見證了中馬兩國在農業領域的務實合作。節目即將在馬達加斯加播出,相信這會為中國人民打開一扇深入了解馬達加斯加的窗口,也為馬達加斯加人民理解當代中國提供了契機。”
片中,“花少團”深入農田學習辨別中國雜交水稻與當地品種,體驗割稻勞作,并與胡月舫等專家親切交流,深入理解“一粒種子帶來的奇跡”。現場觀眾通過鏡頭,直觀感受中國雜交水稻技術為馬達加斯加帶來的實實在在變化。
中國雜交水稻技術專家胡月舫表示,“花少拍出了馬達加斯加最真實的情況。我們在這里,不光是教技術,更是交朋友、過日子。節目里把這些都抓住了,看得我心里也很溫暖。感謝節目用心地記錄和傳播,讓更多人看到中馬合作中的真誠與溫度。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的故事被講述,讓合作、友誼與希望的種子在更多地方生根發芽。”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袁氏種業馬達加斯加項目首席專家方志輝現場回憶起當年代表隆平團隊,第一次漂洋過海來到馬達加斯加時的場景。他感慨,“不僅是中國的年輕人,馬達加斯加的年輕人也會很喜歡這種有新意、有創新的節目。節目記錄下很多中馬民心相通的故事,我們若干年以后再來看這個片子,我想還是會很有意思,這些故事會被傳得很久遠。”
袁氏馬達加斯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立軍特別稱贊“花少團”在烈日下堅持收割、打稻的認真表現,感動于節目對雜交水稻團隊日常工作的深入記錄。
專家們還講述了中馬兩國間的“稻水之情”。胡月舫分享了與當地農戶結下的深厚情誼,以及中國雜交水稻技術幫助馬達加斯加實現糧食自給、增加農戶收入、改善生活的故事。
本季節目以“一帶一路”游學為主線,將創作視角延展至“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核心敘事。制片人、總導演李超表示,“我們希望能用七位嘉賓的不同視角,去了解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一起創造了怎樣越來越好的新生活。不管是在馬達加斯加生根發芽的中國雜交水稻,還是讓埃及文字重現的中國微痕掃描技術,都是各國人民同心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我們也希望,觀眾可以透過《花兒與少年》這扇窗口,身臨其境地擁有一次探索世界的旅行,切身感受‘同心同行、美美與共’的美好。”
“花少團”代表也在線上分享了自己的感受。那英表示,“胡老師和他的團隊常年扎根馬達加斯加,早已和當地人成為親人。能用雜交水稻讓馬達加斯加的人民吃飽飯、有收入,這是最令人尊敬的事。”陳數回憶,“這是一場生動的旅行,我們在非洲的農田里割稻子,特別是在我們胡老師的帶領下,他教我們如何使用鐮刀,還特別教我們割水稻的小方法,這是一次特別難忘的體會,非常有意義。”
據悉,《花兒與少年·同心季》每周六12:00在芒果TV、22:00在湖南衛視持續更新,并將由馬達加斯加國家電視臺、馬達加斯加人電視臺、馬達加斯加VIVA電視臺共同播出。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何純 朱友芳|曾月茹 熊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