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8月24日電(駐東京記者侯俊杰)葉嘉瑩先生文學紀錄電影同名書籍《掬水月在手》日文版首發儀式已經在大阪世博會中國館“例外主題日”中舉行。
活動以“詩心歷世博,四海皆有詩”為主題,以中國古典詩詞回應世博會“構想煥發生機的未來社會”的主題,有效推動中外人文交流與文明對話,展現了中國古典詩詞跨越文化的感召力,以及映照當下、面向未來的生命力。
《掬水月在手》日文版新書首發儀式2025年8月20日由南開大學中華詩教與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長張靜主持。出席活動的嘉賓包括中國駐日本大阪總領事館代總領事方煒,大阪世博會中國館館長、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展覽管理部副部長章書靖,例外服飾創始人、行人文化董事長毛繼鴻,南開大學文學院院長李錫龍,國際儒學聯合會出版委員會副主任吳浩,日本七月社社長西村篤,日本世博協會國際局執行主任、大阪世博會中國館聯絡官永野光以及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國際儒學聯合會、南開大學、例外服飾、方所文化、行人文化、日本七月社、2027年貝爾格萊德世博會國際參展方等代表近百人。
方煒代總領事在致辭中表示,活動日的主題“經緯共生”恰是中日關系的生動寫照,兩國文化相互交織,定能和諧共生。世博會中國館政府總代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李慶霜通過視頻致辭強調,中國館既鐫刻著五千年的文明積淀,也躍動著新時代的創新風采;既鋪展著山川大地的壯美畫卷,也流淌著詩書禮樂的瑰麗人文;既講述著改天換地的宏大敘事,也傳遞著點亮人間的溫暖微光。自開館以來游客已突破120萬人次,成為大阪世博園中一道靚麗的中國風景。毛繼鴻在發言中回顧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企業發展的滋養,他認為,真正的時尚從來不是隨波逐流,而是文化自信的延伸,真正的設計從來不是符號的堆砌,而是精神內核的當代轉譯。
播放《掬水月在手》電影介紹視頻后,吳浩、李錫龍、西村篤分別致辭,回顧了《掬水月在手》日文版出版的緣起與歷程。吳浩指出,今天我們共同見證《掬水月在手》日文版出版,某種意義上也是對葉嘉瑩先生的告慰,踐行先生的期許,為中日邦交與文化交流共同努力。李錫龍強調,葉嘉瑩先生對詩詞的講解,使得中國古典詩詞打破了古今、中外的壁壘,超越了時間、空間的間隔,令讀者如沐春風,在與古人對話中看到自己生命隱含的精神力量。“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完美地契合葉先生解詩學的境界。西村篤介紹,該書日文版得以出版的淵源始自已故日本作家、詩人和社會活動家井上靖,井上靖長期致力于通過文學促進兩國交流,正如“四海皆有詩”所說,文學的力量是各國共通的。他希望以中國古典文學為橋梁,深化中日交流。隨后,毛繼鴻、李錫龍、西村篤互贈書籍,彰顯文化出版領域的深度合作與共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