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機器狗在社區巡邏,當手術機器人幫老人重新行走,當AI主播正式“上崗”……貴陽這座“避暑之都”,正悄然變身“AI之城”!
人工智能不再遙遠,它已深度融入貴陽的城市肌理,為文旅、政務、醫療、社區、媒體等領域注入澎湃新動能。
跟著小知知一起來看看,這些“新同事”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一、政務服務:"智能辦事員"重構服務流程
“貴人智辦”AI助手——全省首個政務服務AI助手亮相貴陽市政務服務中心,該系統基于貴州大數據集團“魔樹工廠”大模型平臺與DeepSeek大模型構建,整合全省5000多項標準化事項的辦事指南(=可智能回答5000+事項指南!),構建起“問、導、辦、查、評”全業務閉環體系。
視頻來源/動靜新聞
市民無需排隊,通過語音交互即可完成業務辦理——從公共場所衛生許可新辦到二手房交易,30項事項支持“邊聊邊辦”;查詢政務大廳排隊情況、調取身份證等9類電子證照,只需一句話!
“小貴”上線以來,已提供112萬次智能解答,完成216件復雜事項“邊聊邊辦”,讓政務服務從“8小時窗口”升級為“24 小時不打烊”。
更貼心的是,系統會自動適配用戶需求:老年人登錄即觸發語音引導,企業用戶可一鍵查詢跨部門數據。后臺70多個部門數據庫的打通,讓 “查企業信用”“看不動產進度”等跨系統業務實現“一鍵直達”,真正做到“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目前,“多彩寶”APP及“貴人服務”微信、支付寶小程序中的“貴人智辦”AI助手服務現也已上線!
二、醫療健康:精準醫療邁入機器人時代
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引進的手術機器人系統,通過CT影像三維重建與AI算法規劃,實現假體植入誤差小于0.5毫米的精準操作。
臨床數據顯示,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術使患者術中出血量降低40%,術后次日屈膝角度可達90°,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下降,患者術后次日即可下床行走。
圖源/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在基層醫療領域,“39AI全科醫生”系統已成為1600余名基層醫生的“標配”。輸入患者癥狀,3秒內即可生成規范問診路徑、診斷建議及并發癥風險提示,診斷建議采納率達92%。該系統累計輔助診療42萬次,讓優質醫療資源通過數字技術“下沉”到社區與鄉鎮。
普通用戶則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39AI全科醫生”。輸入癥狀,它能模擬醫生問診邏輯,逐步追問細節,就可以生成清晰的診斷報告和治療建議。
三、文旅創新:智慧旅游新體驗
百花湖畔,“汐”與“漾”兩艘智能游船靜待啟航。擁有科幻造型與無人駕駛技術,“漾”如同水上飛碟,集影音空調于一體;“汐”則帶你舒適徜徉山水之間。這兩艘新能源智能游船采用600MPa抗沖擊鋁合金船體,配備360°感知系統,實現50米內漂浮物自動避障。
虛擬管家“黃小西”全程伴游:登錄“一碼游貴州”,數字人“黃小西”提供從行程規劃、智能訂票到伴游導覽、游記生成的全流程AI服務,讓“智游貴州”充滿科技溫度。
圖源/動靜貴州
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紅飄帶"通過全息影像與AI交互技術,打造沉浸式《偉大征程》演藝。運營10個月完成演出1.61萬場,接待游客170萬人次,單日最高接待量突破2萬人次,入選文旅部數字化創新十佳案例。
四、社區與物流:“機器管家”逐漸成為日常 便捷又安全
觀山湖區宇虹社區的智能機器狗“宇小虹”,搭載360度激光雷達與深度相機,能識別違停車輛并語音提醒,數字化平臺同步直播畫面,工作人員可快速聯系車主。相較于人工90分鐘的巡邏時長,“宇小虹”不僅效率更高,還能在夜間彌補人力不足,未來還將承擔樓幢導覽、物品搬運等工作。
城市物流領域,九識無人車正改寫配送規則。貴陽家旺興食品公司的11臺無人車“裝貨就走、送完自回”,讓食材配送成本直降50%。這些無人車能識別紅綠燈、自動避障,目前全市已有40臺投入運營,服務生鮮、快遞等領域,綜合效率比傳統運輸提升30%。
社區生活的其他角落,科技感同樣無處不在——
小區的刷臉門禁讓居民“無鑰匙出行”;“貴陽智慧停車”小程序縮短40% 找車位時間;“貴人守護”項目為獨居老人配備SOS設備,按下按鍵1分鐘內社區響應;“空中衛士”緊盯高空拋物……
AI讓社區既有“智”又有“溫”。
作為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核心區,貴陽貴安正以 “一城千腦”的格局,將千萬個AI應用場景編織成覆蓋城市治理、產業升級、民生服務的智能網絡——“城運小智”實時調度城市資源,“招商易”平臺實現產業精準對接,“數智農投”推動傳統農業蛻變,“39AI醫生大腦”守護群眾健康,低空經濟、智能駕駛等新賽道加速崛起。
這些扎根于具體場景的“智慧單元”,正匯聚成強大的創新勢能,為社會治理構建“預見”能力,為民生服務鋪設“普惠”通道,為城市發展注入“智慧基因”。未來,這座“AI友好型城市”將持續釋放數智動能,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書寫更多精彩篇章。
撰稿、編輯/潘雯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