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來新程啟,8月25日,中國人民大學舉行2025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暨軍訓開營儀式,銘記偉大的抗戰精神,秉承光榮的陜公精神,激揚青春報國之志,以思想之光點亮求索之路。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主持,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尚立講話,抗日英雄趙一曼烈士的孫女陳紅,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黨委書記、館長李宗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黨委副書記董立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副館長閻欣,延安革命紀念館黨委書記、館長劉妮,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副館長魏鵬,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副館長張陽,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館長劉亮,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館長孔祥俊,新四軍紀念館副館長朱卓,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館長馬幼炯,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副館長周慧敏,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副館長時鵬程,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黨組書記、館長史懷勇,百團大戰紀念館代表郭倩,滇西抗戰紀念館宣教部主任寸波艷,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館長吳建宏,香山革命紀念館代表藏玉華等17個全國重點革命紀念館代表和本次軍訓承訓部隊、武警北京總隊執勤第五支隊黨委書記、政治委員王劍利出席,學校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出席,各學院書院、機關各部處的教師代表參加。
活動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
中國人民大學延河講師團的同學們現場齊誦原創校史朗誦《我們從延安走來》,帶領與會嘉賓和新生們一起回到88年前,沿著陜公先輩的足跡重溫這段紅色歷史,感受屬于人大人的崢嶸歲月和先鋒力量。
"中國不會亡,因為有陜公;強國新征程,人大當先鋒!"張東剛代表學校向2025級本科新生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中國人民大學是從抗日烽火中走來、在民族復興征程中勇毅前行的大學,是傳承光榮革命傳統、流淌著鮮明紅色基因的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今年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陜公精神正是偉大抗戰精神在教育領域的生動體現,希望同學們牢記政治囑托,銘記偉大的抗戰精神、秉承光榮的陜公精神,一以貫之堅定初心、一刻不停堅持學習、一腔熱情求新求變、一往無前永久奮斗,努力擦亮"讓黨放心"的忠誠底色、"不負人民"的奉獻底色、"實事求是"的求真底色、"勇當先鋒"的奮進底色,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壯闊征程中書寫屬于新一代人大人的新篇章、新輝煌!
林尚立表示,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人民大學前身陜北公學就是為了贏得這場偉大勝利成立的,中國人民大學是為中華民族在新社會新國家中復興而建,前后血脈相連。今天,學校迎來了新的接力者、傳承者、創造者,希望同學們從現在開始便以"人大人"的標準要求自己,接過紅色基因鑄就的崇高靈魂、紅色歷史鑄就的陜公精神、紅色使命鑄就的先鋒品格這"三大至寶",努力做"胸懷坦白的,忠誠的,積極的,與正直的"人,做"不怕困難,在困難面前總是堅定的,勇敢向前的"人,做"充滿著斗爭精神和犧牲精神"的人,做遠離狂妄、抵制風頭主義的"腳踏實地富于實際精神"的人,以國家現代化進程作為個人成長奮斗的時間尺度,成為頂天立地的"復興棟梁、強國先鋒"。
抗戰英雄家屬代表陳紅與趙一曼烈士數字人共同重溫"家書中的抗戰精神"。陳紅表示,緬懷革命先烈、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堅定理想信念、砥礪革命意志是一代代人始終不變的初心。"親愛的孩子們,你們要永遠銘記中華民族抗日救亡的艱苦歲月,銘記還有無數和趙一曼一樣,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的先烈英魂,正長眠在我們腳下的黃土青山。"她寄語同學們,"希望你們在英雄先烈事跡中汲取力量,努力成長為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任的棟梁之材。"
李宗遠對同學們正式成為人大人表示祝賀,并表示,希望同學們從黨的歷史中汲取智慧營養,通過革命紀念館、展覽館等"紅色基因庫""紅色大課堂"回顧黨的光輝歷史,回顧抗戰艱苦歷程,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希望同學們努力學好奮斗史、樹立遠大志、多做實在事,提升理論素養、勇于開拓創新、強化責任擔當,踐行"復興棟梁、強國先鋒"的時代使命,履行"青春向黨、不負人民"的莊嚴誓言,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青春力量。
來自百團大戰主戰場之一的山西陽泉,新民書院、中共黨史黨建學院新生王鴻銘作為新生代表發言。他表示,從太行西麓的革命老區和黨領導創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來到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深切感悟到革命精神和紅色基因的薪火相傳。愿大家時刻銘記"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精神品格,練就過硬本領,將課堂的理論星火厚植新時代的實踐沃土,以實際行動"勇當開路先鋒、爭當事業闖將"。
"大學的學習不僅是治學,更是修身的過程。"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葉紫薇作為教師代表與同學們分享道,治學要"頂天立地",既站在世界前沿尋求創新,努力突破人類知識的邊界、認知的邊界,也立足我國社會現實、基層實踐、國家和人民的需求解決實際問題;修身要"內圣外王",把"自我"的得失心放下,專注于更大理想和真正重要的事情本身。希望大家在人民大學找到自己心之所向,腳踏實地回應時代需求,成為一名頂天立地的、真真正正的人大人。
來自五大戰區的12支抗日英模部隊以視頻形式為同學們送上寄語。
張思德生前所在部隊武警北京總隊執勤第五支隊馬家瑞作為承訓部隊代表發言。他表示,能夠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這一意義非凡的節點與人民大學師生共赴軍訓之旅,令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希望通過軍訓這堂"大思政課",共同講好中國故事、黨的故事、大學故事、軍隊故事,把自身理想同祖國前途、把自己命運同民族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活動在全場齊唱人大校歌中圓滿結束。
當天上午,學校舉辦"偉大抗戰精神系列講座"暨"革命紀念館里的大思政課"示范課,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黨委委員、延安革命紀念館黨委書記、館長劉妮以"歌聲里的抗戰精神"為題,為全體新生上開學典禮后的"第一課"。"革命文物是'會說話的歷史',鐫刻崇高信仰。與高校攜手合作,讓歷史文物、革命精神跨越時空,激勵當代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未來我們將深化館校聯動,讓更多青年在寶塔山下體悟'實事求是'的真諦,在延河水畔續寫新時代的青春答卷。"她如是說。
學校還特別準備了入學教育紀念品,在開學典禮現場發給每位2025級本科新生。紀念品中包含了《抗戰家書》《戰火中的大學》等,作為進入人大后開展黨史、校史學習的第一課,引領同學們觸摸學校走過的崢嶸歲月,讀懂"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傳承。
開學典禮后,同學們紛紛表示備受鼓舞、熱血沸騰。求是書院新生余孜然說:"我看見了趙一曼烈士視死如歸的決心與勇氣,也看見了如今中國軍人頑強堅毅的氣魄與熱血,作為一名中國青年學子,我體內流淌著的紅色血脈與它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遠見書院新生林予晨感慨:"我是那樣榮幸,成為人大的新生,在開學典禮上有幸見到先烈后代,聽到那封跨過歲月仍然富有力量的家書。我是那樣希望,我可以延續忠誠,赤誠精神,做時代先鋒,為人民做事!"明德書院新生于小涵也對未來充滿希望:"在開場激昂的國歌聲中,在延河講師團同學們熱情洋溢的朗誦聲中,我對中國人民大學的紅色光輝歷史有了認識,發自內心地對前輩與先烈們感到敬佩。我決心要以像革命先輩那樣投身家國的熱血,將個人小我融入時代洪流之中。"
作為《我們從延安走來》的主創人員之一,延河講師團副團長、法學院2022級本科生周渝航在朗誦結束后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靜,"站在熟悉的開學典禮現場,卻和我三年前剛入學時的心情完全不同,從充滿憧憬好奇,到一步步變得堅定成熟。今天,看著臺下的新生們,聽著烈士后代與革命紀念館老師的發言,我更真切地感受到——我們腳下的路,是怎樣從延安一路延伸而來,對我而言,開學典禮不只是一個儀式,也是一次回望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