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9月1日電(記者 李夢涵 實習生 卓怡然)8月31日,納米科技產業論壇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納米科技產業白皮書(2025)》,系統梳理全球與中國納米科技產業發展脈絡與未來趨勢。該論壇是第十屆中國國際納米科學技術會議(ChinaNANO2025)的重要衛星會議之一。
白皮書數據顯示,自2000年至2025年,全球授權納米專利總數超過107.8萬件,其中中國專利達46.4萬件,占比高達43%,穩居世界第一,超過美國、日本、韓國三國數量之和。中國專利布局主要在半導體器件、催化化學、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區域分布上,北京、上海、深圳、蘇州在半導體領域領先,生物醫藥專利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中國科學院以2.34萬件專利位列全球專利權人榜首。預計至2025年底,全球納米市場規模將攀升至1.5萬億美元,2018至2025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7%。中國納米技術專利轉讓與許可率突破8%,成果轉化效率持續提升。截止2025年5月,納米技術企業數量超過3.45萬家,上市企業739家,從業人員累計992萬人。
論壇由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副主任施興華主持,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唐智勇致辭。濟源市副市長王笑非、蘇州納米城招商部總經理萬成東分別就濟源納米產業園與蘇州納米城的發展成果與規劃作專題推介。此外,納米產業論壇邀請了十二位企業家分享產業技術進展與創新創業經驗,共話產業新未來。
伴隨中國納米科技實現從無到有、從跟跑到并跑乃至領跑的歷史性跨越,中國納米產業也已進入高速發展的豐收期。論壇上還集中呈現了從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到中西部地區的納米產業矩陣,覆蓋千億級產值規模,展現出蓬勃的區域協同創新生態。
本屆產業論壇由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與納米科技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主辦,北京納米科技產業創新聯盟、上海市納米技術協會、蘇州納米城、濟源納米材料產業園、重慶納米科技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等共同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