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復旦大學-浦發銀行F-LAB科學家創業營首期班結業儀式在上海市青浦區舉行。活動由復旦科創基金主辦,復旦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青浦創新中心)、復旦大學(虹橋)全球校友科創中心、上海市青浦科學技術委員會承辦,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院、復旦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復旦大學校友總會協辦,浦發銀行支持。
F-LAB是復旦大學在國家戰略指導下聚焦“破壁·融合·引領”的探索,旨在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的創新生態共同體,為一批最具潛力的青年科學家賦能,助力他們將實驗室的卓越成果和前沿技術,轉化為服務國家戰略、推動社會進步的產業力量。
經過四個月的系統化課堂與產業化培訓,F-LAB科學家創業營首期班34名來自生命健康、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未來產業四大前沿領域的青年科學家學員,即將踏上更廣闊的產業化征程。
結業日分賽道路演中,學員們從技術成熟度與壁壘、商業模式、團隊能力、產業契合度與風險控制五大維度接受全面檢驗。自開營以來,F-LAB科學家創業營涵蓋通識講座、龍頭企業參訪、分賽道工作坊與模擬路演等環節培訓,結業考核見證了每位學員從科研思維到產業認知的顯著躍升,專家評委的點評更為項目產業化指明方向。經過激烈角逐,12位學員憑借卓越表現獲評“先鋒學員獎”。
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力在致辭中表示,F-LAB是復旦推動“四鏈融合”、破解科研產業化瓶頸的關鍵舉措。金力指出,科學家如果不主動走向企業,畢生的研究成果就只會停留在論文里、實驗室的抽屜里,無法真正轉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創業營搭建了一個有意義的平臺,讓科學家帶來前沿技術,讓企業帶來場景和資源,讓資本帶來助力和視野,讓政策帶來保障和引導,最終讓‘政產學研金服用’,真正能夠融為一體。”
青浦區委副書記、區長金曉明在致辭中表示,青浦區正在實踐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我們相信,當復旦的科創基因融入青浦的發展血脈,一定能夠結出科技突破+產業升級的累累碩果。”
浦發銀行副行長、上海科創銀行董事長康杰表示,“復旦大學在為科學家學員打開走向世界、走向頂流的一扇一扇門,浦發銀行也愿意為大家走向羅馬鋪下一塊一塊磚。”他強調,浦發銀行致力成為科技企業的“首選伙伴銀行”,通過打造“商行+投行+生態”服務體系,推出“股債貸保租孵撮聯”一體化服務模式,持續為科學家創業提供“金融活水”,助力科學家成果產業化從“驚險一躍”變成“完美一跳”。
在結業儀式上,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許征宣讀了34名F-LAB科學家創業營首期班結業學員名單,金力為學員們頒發結業證書。
人工智能賽道學員、復錸智能聯合創始人孫玉齊和新能源/新材料/未來產業賽道學員、復旦大學智能材料與未來能源創新學院教授、隱功科技聯合創始人王飛作為學員代表發言。
孫玉齊表示:“通過這段學習旅程,我們實現了‘從產業難題中挖掘科學問題,用科學成果賦能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王飛說:“ F-LAB為我們‘扶上馬,送一程’,我們既有熱情,又有能力,有信心讓一個idea成長為參天大樹。未來F-LAB有任何需求,我也義不容辭。”
儀式上,復旦科創發布“F-LAB賦能計劃”,致力于構建“早期投資+深度賦能+校友網絡”三位一體的長效支持機制。該計劃涵蓋階梯式投資機制,于結業后立即啟動首輪項目評估并提供持續資金支持;提供包括IP布局、股權設計、政策對接、產業資源對接及關鍵人才匹配在內的一站式賦能服務;并設立終身校友權益,將學員納入復旦科創生態網絡,支持其參與后續課程、擔任導師或推薦項目源。這一機制為科技成果產業化提供了全鏈條、全周期的保障體系。
活動上,F-LAB第二期全球招募正式啟動,標志著F-LAB創新火炬傳遞至新一輪科學家手中。
(中國日報上海分社 周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