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于8月28日在貴陽開幕,會期三天。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烈宏介紹,數據要素正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為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未來我國將加速建設高質量數據集,推動數據產業與人工智能發展,支撐科技創新與產業轉型。
劉烈宏指出,近年來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導致數據需求呈現爆炸式增長,極大地推動了高質量數據集的構建,并加速了數據標注、數據治理、數據挖掘與分析及安全流通等技術的突破。
他談到,我國發展數據產業具有多重優勢:領先的數據基礎設施、不斷增強的創新能力、豐富應用場景及政策支持。未來將提升數據資源供給能力,拓展重點領域數據應用場景,培育數據企業,優化數據產業布局,以此助力數字經濟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
我國數據產業在“十四五”規劃期間迅猛發展,國家數據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數據企業超過了40萬家,產業規模5.86萬億元。
截至2025年6月底,我國5G基站總數達455萬個,千兆寬帶用戶突破2.26億戶,全國智算總規模位居世界第二。
劉烈宏稱,下一步我國將提升數據資源供給能力,拓展數據在關鍵領域的應用場景,培育數據企業,優化數據產業布局,以此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
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董家祿介紹,貴州將大力發展以智能計算為核心的算力產業,同步培育面向行業大模型的數據產業和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下一步將著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重點布局電子元器件、計算硬件制造、智能終端制造等領域,培育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作為我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省近年來將大數據產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這個被譽為“中國數谷”的西南省份,正持續深化大數據產業發展布局。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冬認為,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經濟社會各領域,人工智能的發展正為數據產業帶來新的機遇。
張冬表示,中國移動將全力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算力、數據、模型等更多樣、更智慧的高價值信息服務,擴大優質數據資源供給,促進數據應用融通發展。
202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明確到 2025 年,基本形成一體化推進格局,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數字領域國際合作打開新局面。
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強調,制造業、交通運輸、能源等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主戰場。要加快建立數據要素市場,推動數據產權確認,探索數據定價機制和價值評估體系,以充分釋放海量數據價值。
國家數據局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數據生產總量達到了41.06澤字節,同比增長25%,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作者 樊菲菲 楊軍 編譯 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原文見8月30日中國日報旗艦版頭版轉5版,英文鏈接:https://enapp.chinadaily.com.cn/a/202508/30/AP68b23eb4a3102214d4fea991.html
8月30日,《中國日報》旗艦版5版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