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9月3日婁底訊 “昂是湖南婁底噶!”近日,在2025婁底市“材料谷杯”足球對抗賽(“婁超”)場上,桑尼(IkwunaguSunnyAmaechi)一口地道婁底方言,瞬間拉近了與身邊市民的距離。“足球不僅給了我事業,更連接了我的中國心。”
桑尼曾是尼日利亞國家青年隊球員。2002年初到中國時,他只為短暫謀生。一顆足球的魔力,讓他這趟旅程綿延二十余載。如今他扎根婁底,身兼湖南茵浪體育非洲事務代表與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外教,從漂泊球員蛻變為中非交流的堅實橋梁。
2014年湖南省運會足球賽在婁底舉行時,桑尼為這里的專業場館和山呼海嘯的球迷氛圍所震撼。足球展現的低門檻與高包容,向他揭示了這座“鋼鐵之城”溫潤的內核。2019年,他定居婁底,并牽頭促成首屆中非少年足球友誼賽落地婁底。賽場上,來自尼日利亞、肯尼亞等4國的足球隊與中國少年同場競技。賽場外,非洲客商走進婁底家庭、學校、社區開展文化交流活動,賽事點燃了婁底“足球外交”的火花。“更深遠的變化在賽后發酵,足球讓非洲認識了婁底,也讓婁底制造走向了世界。”桑尼說。
這場賽事還讓桑尼與湖南茵浪體育結緣。參觀茵浪工廠車間后,他主動擔任“產品顧問”,建議提升球鞋耐磨性、優化足球防漏氣設計、融入非洲特色球衣元素。在他的推動下,茵浪體育從向肯尼亞捐贈30萬元裝備起步,發展到系統開拓非洲市場,不僅為坦桑尼亞基隆多尼市俱樂部提供3年全套裝備,更成功入駐非洲最大電商平臺Jumia。“足球是非洲的‘通用語言’,我們要做他們可靠的伙伴。”茵浪電商負責人李勝南說。如今,茵浪年產足球100萬個、健身服80萬套,遠銷12國,去年產值破8000萬元。桑尼的社交媒體也成了“新款展示廳”,“總有非洲球員催我更新,他們迷上了婁底球衣!”桑尼笑道。
桑尼的故事是婁底“足球出海”的生動縮影。在“一帶一路”建設與中非經貿博覽會推動下,足球軟實力正帶動工業硬發展:巴西工程師Gabriel白天在VAMA攻堅汽車板技術,夜晚馳騁“婁超”賽場;婁底對非貿易額從零躍升至2024年的32.04億元,合作版圖覆蓋49個非洲國家。
望向綠茵場上奮力拼搏的運動員,桑尼眼中閃著光:“足球鑿開了連接世界的路。這路上,每個人都是主角。”未來,他期待帶領更多非洲學子來婁底學習,讓這顆旋轉的足球,繼續帶動文明互鑒與共同發展的車輪向前邁進。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何純 朱友芳|曹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