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2025南亞東南亞媒體聯盟年會在云南省昆明市舉行。來自中、柬、老、緬、泰、越、印、斯等11國主流媒體、行業協會、專家學者歡聚一堂,共商媒體發展大計,共話聯盟合作未來。
中國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曲瑩璞,云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曾艷致辭。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中央理論委員會主席坎潘·培亞翁,緬甸宣傳部部長吳貌貌翁,柬埔寨新聞部國務秘書青廉,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一帶一路”記者組織合作平臺秘書長吳旭等中外嘉賓出席。
曾艷在致辭中說,聯盟成立后,南亞東南亞各國媒體間合作更密切更務實,成果豐碩。讓我們繼續秉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理念,把聯盟建設成為更加團結的世界媒體合作典范、更富活力的文化交流文明互鑒平臺、更有作為的“全球南方”發展紐帶,發出更多朝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未來堅定前行的時代呼聲,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媒體智庫力量。希望聯盟成員堅持求同存異,持續注入新動能,進一步做大媒體聯盟“朋友圈”、發揮媒體聯盟作用、健全媒體聯盟機制,更好地匯聚全球南方力量、增進全球南方共識、服務全球南方發展。
曲瑩璞表示,促進各國民眾深入交流、凝聚合作共贏的共識,推動中國和南亞東南亞國家共同發揮地區乃至世界和平與發展的“穩定器”“動力源”的作用,是聯盟媒體的共同責任。讓我們創新共建共創的模式,踐行全球治理倡議,以合作提升亞洲聲量、壯大亞洲力量;匯聚向上向善的力量,以技術賦能信息傳播,服務亞洲人民;倡導建立包容、公平、公正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體系,更好地服務全人類共同價值;升華相知相親的情誼,以交流增進互信互鑒,夯實共同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亞洲文明。
坎潘·培亞翁表示,當今世界各種挑戰、各種危機紛繁復雜,各國更需要守望相助、攜手同行。媒體是文明交流互鑒的紐帶和民心相通的橋梁。南亞東南亞媒體聯盟為老中人文交流、媒體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是促進區域媒體信息共享、資源協同、人員交流的有效機制。老撾中宣部將在聯盟框架下,鼓勵、支持老撾媒體與各國媒體開展交流合作,充分發揮媒體作用,推動人員交流、開展技術合作、加強資源共享,共同講好區域各國攜手發展的故事,展示區域合作機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媒體力量。
吳貌貌翁表示,媒體已經成為社會的重要支柱,媒體的職責不僅在于記錄事件真相,更應在國家間建立信任,順應技術變革,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媒體行業高度依賴技術進步,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正在重塑媒體信息采集和呈現、傳播方式,改變廣告營銷系統運作模式,我們迫切需要向中國等技術先進國家學習,更好地將新技術應用于本國新聞媒體的發展。同時,合作不應局限于培訓和技術,由媒體驅動的文化交流也應擴大規模,深化友誼、互信和合作。通過相互尊重、理解、共享與合作,我們必將凝聚新共識,開啟新征程,共同邁向更加光明與和諧的未來。
吳旭表示,作為連接中國與南亞東南亞新聞界的“橋梁紐帶”,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始終將與本地區記者組織及媒體的交流合作,視作深化區域友誼、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使命。希望各位媒體同仁以“交流之筆”繪就友誼長卷,筑牢互信根基;以“共識之音”回應時代命題,凝聚發展合力;以“創新之智”破解行業難題,共享發展智慧。以本次年會為契機,進一步拉緊合作紐帶、深化伙伴關系,以共建“一帶一路”第二個金色十年為新起點,用更生動的故事、更鮮活的表達、更深厚的友誼,共同書寫互學互鑒、共同發展的新篇章。
青廉表示,柬中關系深入發展,為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為兩國在相互尊重、互相理解、互幫互助和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共同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樹立了典范。當今世界局勢復雜多變,全球化和地區性問題交織并存,唯有和睦相處、團結共進,才能實現互惠互利、共謀發展;唯有互學互鑒,才能跨越認知壁壘、激發創新活力。媒體在增進國家間相互理解和信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南亞東南亞媒體聯盟進一步健全區域合作機制、加強媒體人才培養、推動媒體行業變革,為區域和平、繁榮與發展貢獻力量。
當天,會上發布2025南亞東南亞媒體聯盟合作成果,啟動2025—2026年度聯盟合作項目;舉行了“滇池咖會”主題發言和圓桌論壇。此次年會期間還將舉辦中緬媒體雙城論壇、瀾湄周邊傳播研討會、中國—南亞記者分享會、外媒記者參訪調研等活動。
南亞東南亞媒體聯盟自2024年成立以來,以搭建交流平臺、促進民心相通為己任,深化合作、緊密協作,共同書寫了區域媒體協同發展的新篇章。本次活動由云南省委宣傳部、中國日報社指導,中國日報社亞太分社、云南省南亞東南亞區域國際傳播中心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