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XR虛擬影棚,無需復雜實景搭建即可打造出以假亂真的虛擬場景,讓創意肆意揮灑;馬欄山音視頻實驗室里,4K雙Vivid機頂盒、AI雙目直播相機等國產裝備接連誕生,為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在馬欄山(長沙)視頻文創園,文化與科技的雙向奔赴,正碰撞出絢爛火花。
此前,市委第四巡察組在向該園區反饋的巡察意見中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還需更加深入。對此,園區黨工委迅速行動,從科技賦能、強鏈補鏈等方面持續發力,依托新技術、新手段的科學運用與探索,文化得以在與科技的碰撞中煥發全新魅力。
“傳統技術下,珍貴文物數字采集時間長、成本高。現在我們的采集效率提高了10倍,成本下降80%。”湖南芒果數智藝術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其打造的數字文博平臺“山海”APP已經成為超4000萬用戶的“24小時線上博物館”,文化遺產成了“可觀看、可交易、可交互、可開發”的數字資產。
原來,該園區針對終端算力不足、渲染成本過高、數字資產變現難等行業痛點,全面啟動多云融合調度平臺、渲染平臺、網絡平臺、數據平臺等新基建四大能力平臺建設,實現園區存儲總量突破140PB,可支撐20檔節目的同期制作。
如今的馬欄山,產業園就是產業鏈、上下樓就是上下游。“過去我們跑遍全國,都很難找到技術參數匹配的園區,只能退而求其次找‘平替’。現在,更高規格、更高性價比的專業化影棚就在身邊。”一名入駐馬欄山的影視公司制作總監直呼“苦盡甘來”。
一邊“建樓”“建棚”,一邊“建鏈”“強鏈”——馬欄山錨定場景應用的市場化路徑,積極發展智慧文旅、微短劇等新型文化業態。眼下,“數字浯溪”讓摩崖石刻煥發新生,VR體驗項目《一夢入大唐》等風靡全國,眾笑文化將攜上萬部短劇進軍海外市場,全國首個音視頻多媒體大模型“萬興天幕”成功孵化。
園區還設立多筆專項資金,為“文化+科技”的融合發展提供金融強支撐:22億元馬欄山文化科技創業投資基金,重點扶持鏈主型、龍頭型企業;5億元的產業引導基金,精準支持成長期企業擴張發展;1億元的“馬駒計劃”專項資金,扶持有潛力的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
面對微短劇市場的爆發性增長,馬欄山升級打造網絡劇片智慧服務平臺,將備案周期從3個月壓縮至3周內,成為全國微短劇審核效率最高的地方之一,吸引一大批微短劇企業入駐,推動文化資源優勢進一步轉化為發展盛勢。
“市委巡察提出的問題和建議精準深刻,園區以抓巡察整改為契機,解決了一大批過去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力抓好巡察整改和成果運用,持續以高質量整改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該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