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長沙的鬧市喧囂中,藏著一家特別的咖啡店。店里的咖啡師都是聽障人士。在這里,普通的點單不再“普通”,它變成了一次關于包容與共情的溫暖體驗。
這家咖啡店名為“手語星球”,由湖南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會長、湖南衛視著名主持人汪涵和他的朋友們共同發起,采用“三社聯動”的援助模式,即社區提供場地,社會組織提供培訓,社工志愿者參與。
手語星球咖啡店。
“如果我們希望聽障人士能平等地享有公共文化資源,那么每個人都應該設身處地去理解他們。第一步是讓他們‘被看見’——讓更多人看到他們的拼搏和付出,感受到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對成功的渴望,以及面對挑戰時展現出的堅韌力量。”汪涵表示。
他認為,他們真正需要的快樂是平等就業、平等學習、平等享有社會公共文化資源。其中尤以教育和就業最重要。因為就業能讓他們經濟獨立,進而在更多方面獲得獨立。因此,為他們創造就業機會非常重要。
為此,汪涵和發起者們特地從廣東深圳請來國際咖啡大賽的評委,為這些聽障咖啡師提供培訓。同時,為了讓小店更有人氣,他們還為小店開發了新的咖啡產品,在口味和名字上做了很多創新。汪涵則時常為咖啡店站臺,吸引更多人來打卡和消費。
當地社區也伸出援手??Х鹊暝镜脑伦饨馂槲迩Ф嘣?,但房東了解到其助力殘障人士就業的公益初心后,將租金降至每月1000元。
汪涵表示,這些聽障孩子非常適合這項工作,因為他們動手能力強,注意力集中,學習非??臁?/p>
屈語仙是這家咖啡店的咖啡師之一。她大學畢業后,經學校推薦加入這家咖啡店。她和同事們在手語翻譯的協助下,接受了咖啡機使用、飲品調制及手沖咖啡技術的培訓。
對于聽障孩子來說,溝通是最大的挑戰。客人點單時,店員們只能靠手寫交流,忙碌時效率極低。隨著義工的加入,難題迎刃而解:義工不僅幫忙打理場地、清理垃圾,還主動學習一些簡單的手語,成為顧客與咖啡師之間溝通的“橋梁”。
屈語仙表示,她和同事們在工作中感受到了巨大的溫暖,也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她說,偶爾有客人在點美式或拿鐵時使用手語,總是讓她倍感驚喜,于是她也會借此機會,熱情地教客人幾句簡單的手語手勢。
為了讓咖啡店的氛圍更加友好有愛,咖啡店每周末都會舉辦音樂會,邀請殘障人士登臺表演,不僅吸引了大量顧客,也拉近了與周邊社區的距離。
手語星球咖啡店發起者之一的汪涵與顧客在店前合影。
在手語星球咖啡店,不少顧客在消費后主動參與到義工團隊中,紹峰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坦言,義工團隊里大多是像他這樣利用閑暇時間來幫忙的人?!罢劜簧闲量?,反而覺得很充實,能幫到別人挺開心的,看到顧客的笑容,自己心里也暖暖的。后來店里引入了叫號設備,更讓聽障咖啡師能專注制作。”
手語星球咖啡店盡管開張還只有幾個月,但是已經吸粉無數。家住附近的陳浩,從咖啡店成立伊始就成為了忠實粉絲,幾乎每天都要去店里點一兩杯咖啡。在日常接觸的過程中,陳浩看到了咖啡店的聽障孩子在工作中有了明顯的積極變化:“這幾個月下來,他們變得更加樂觀,與顧客、志愿者之間的溝通也基本沒有了代溝?!?/p>
“作為一個旁觀者,我認為手語星球咖啡店的助殘模式有可復制性,可以幫助更多殘障人士解決個人生計,也能夠讓他們更多地去與社會接觸,讓他們更加自信而從容。”陳浩表示。
今年5月,陳浩帶著從手語星球咖啡店購買的兩罐咖啡豆,開始騎行西藏之旅。一路上,靠著這些咖啡豆給的精神支撐,他僅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騎行到了西藏拉薩。
對屈語仙來說,手語星球咖啡店意義非凡,它不僅是謀生的工作場所,更為他們營造出了包容的工作環境。屈語仙作為設計專業出身,還希望發揮自己的專業所長,設計出融入手語元素的文創產品,來吸引更多顧客,推廣手語文化。
“我想成為更專業、更優秀的咖啡師,希望有朝一日能參加咖啡師比賽,并在未來培養新人??Х鹊隇槲覀兲峁┝藱C會,我們也希望能與它共同成長。”屈語仙說。
《中國日報》9月8日第四版截圖。
(中國日報 何純 王松松 朱友芳 編譯 熊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