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陽光灑進蘇州高新區通安鎮嘉譽灣綜合為老服務中心,老人們有序排隊測量血壓;隔壁觀影區內,《人世間》的劇情牽動人心,幾位老年居民輕聲討論著角色命運;多功能活動大廳里,四組老人圍坐棋桌,在楚河漢界間博弈,不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
這座集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文化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是蘇州養老服務的生動縮影。它依托社區資源,以醫養融合、文化活動為載體,聚焦轄區60周歲以上老人需求,輻射周邊居家老人,用個性化服務織密了一張溫暖的敬老愛老網。
近年來,蘇州緊扣民生理念,從老人的 “一餐熱飯” 到孩子的 “科學照護”,從硬件設施升級到服務模式創新,把 “一老一小”的操心事、煩心事,變成了暖心事、放心事,一幅幅“老有所養、幼有所育” 的幸福圖景在社區煙火氣鋪展。
“以前擔心吃飯沒人管,現在下樓就到老年食堂,葷素搭配,價格實惠,吃完還能在為老服務中心聊天、測血壓,太方便了!” 家住蘇州高新區楓橋街道的王爺爺,如今每天雷打不動地到社區為老服務中心“報到”。這份便捷與安心的背后,是蘇州高新區養老服務供給的持續優化。截至目前,該區已建成12家養老機構,總床位數達4790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機構床位數47.9張;6個綜合為老服務中心、69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站)、7家老年食堂星羅棋布,實現了各鎮(街道)老年服務“全覆蓋”。
不僅讓老人“吃飽穿暖”,更要讓他們 “健康有靠”。蘇州基層創新打造“一老一小”醫養融合綜合體,推動家庭醫生定期上門問診,實現慢性病管理、健康監測“足不出戶” ;鼓勵社區安裝智慧養老設備,智能呼叫、健康理療儀器隨時“待命”,為老人們的健康筑起“防護網”。
在關懷老年人的同時,蘇州也格外重視兒童成長與托育服務需求。“通過手機就能看到孩子在托育點吃飯、游戲的實況,老師專業又耐心,我們上班特別放心!” 提到托育服務,家長張女士的稱贊道出了許多家庭的心聲。
蘇州高新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功能齊全,可滿足嬰幼兒早期發展、照護服務、科學育兒指導等多元需求,還貼心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臨時托等多樣化服務。為讓更多家庭享受到普惠托育服務,蘇州高新區面向戶籍或常駐家庭發放了500張總價值30萬元的普惠托育體驗券,并結合蘇式文化特色,開設非遺童謠、園林式活動空間等課程,讓孩子們在玩耍互動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除了優質的托育服務,豐富的文化活動與友好的戶外空間也為孩子們的童年增添了更多色彩。在蘇州滸墅關,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孩子們在互動與創造中深化文化認同、凝聚社區溫情。陽山社區打造“時令美學+綠色科創”沉浸式課堂,咖啡醇香縈繞的活動室里,孩子們將咖啡渣制作成精致的手工皂,在節氣更迭中開啟綠色實踐;滸墅人家社區舉辦的“處暑至 秋意濃”親子活動上,志愿者娓娓講述處暑的由來與習俗,孩子們在朗朗詩句中觸摸傳統文化,還動手制作了點綴著楓葉、稻穗的風鈴,寓意五谷豐登、吉祥如意。
而在相鄰的相城區,兒童友好公園的建設同樣為孩子們帶來了驚喜。位于紀元路與澄和路交叉路口西南側的紀元路童趣公園,是附近居民休閑溜娃的“熱門打卡地”。家住檀香花園小區的張女士發現,這里“有針對成年人的健身活動區,還有供孩子玩樂的兒童游樂設施”,全家都能找到樂趣。目前,相城區已建成1個兒童友好街區、3個兒童友好公園,其中春申湖路和澄帆路交叉口東北角的澄帆兒童友好公園,地面彩繪的戰國七雄地圖、能激發創意的翻糖景墻、充滿樂趣的打擊樂器“風琴角”,以及圓木步道、動物雕塑、林下空間,讓孩子們仿佛步入奇趣世界,在親近自然中體驗運動樂趣,感受生命美好。
相城區還將兒童友好理念融入“口袋公園”建設,環秀湖花園兒童友好公園、建元路金磚路路口街角公園等,都成為孩子們運動玩耍的好去處,生動展現了兒童友好的城市擔當。(完)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