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創新樞紐,全球機遇”的號角在珠江之畔吹響,一場匯聚全球航空業智慧的頂級盛會開幕。2025年9月8日至10日,由中國民用機場協會與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聯合主辦,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25國際機場博覽會在廣州廣交會展館D區盛大召開。中建一局攜五大核心創新技術亮相D館19.2 - C01展位,以硬核科技實力為智慧機場建設注入“一局力量”。
本屆博覽會首創“三會五展”架構,不僅設置機場服務創新產品、民航專業設備、民航工程技術及新質生產力、航旅文體融合、空港產業經濟新業態五大主題展區(總展區面積達4萬平米),還將同期舉辦第十屆中國機場服務大會、第七屆ACI機場體驗全球大會(全球機場界“達沃斯論壇”,首次落地中國)、中英經貿聯委會第十七次機場工作組會議三大重磅會議。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多家機場、40多個民航關聯企業的近2000位行業領袖、專家高管將齊聚一堂,圍繞“數字建造”“航旅融合”“民航高質量發展”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度研討。
中建一局此次展出的“星璇項目履職管理系統+創新結構體系(PF)+北斗測量技術+機器人集群應用+綠色低碳技術(零碳建筑)”五大核心技術,每一項都精準匹配機場建設的需求,展現新質生產力的“一局方案”。
在智能施工管理系統應用方面,針對建筑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和痛點,中建一局自主研發的星璇項目履職管理系統運用國內領先的人員立體定位及軌跡動態跟蹤技術,以低成本實現復雜施工場景下人員精準考勤、工效智能計算、風險實時預警、人員高效履職及施工全過程可視化的解決方案。目前,星璇項目履職管理系統已累計獲得12項國內外發明專利授權和多項省部級獎項,在全國100余個城市的1200多個工程項目得到全面應用,提升了工程項目施工質量與安全智能監管水平,有效賦能施工企業高品質履約,助力主管部門監管模式升級。
中建一局項目經理蘇海濤介紹到:“在廣州白云機場三期東貨運區項目的建設過程中,結合星璇項目履職管理系統的應用,有效解決了施工現場大跨度、高密閉等環境中人員通信、定位和行為感知難題,實現了項目勞務、工期、安全、履職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真正讓智能安全帽不止于安全與定位。”
在綠色低碳技術(零碳建筑)應用方面,零碳建筑技術遵循“被動優先+主動優化+能源轉型”的技術路徑,旨在實現建筑運維階段的零能耗、零碳排放目標。通過合理的建筑形體規劃、科學的內部功能分區、高性能圍護結構與成熟的斷熱橋處理工藝,搭配高性能冷熱源及新風熱回收系統、室內智能照明系統、智能控制遮陽系統,同時應用光伏建筑一體化、光儲直柔系統與低碳建材;再依托智慧運維平臺實時監控能耗與碳排放數據、管控不必要的碳消耗,最終助力建筑在實際運行中達成零碳、近零能耗排放目標。
作為最早進入機場建設領域的建筑企業,無論是智能施工管理系統的前沿應用,還是綠色低碳技術的實踐成果,都成為中建一局在廣州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中持續為機場建設領域貢獻“一局智慧”。
據悉,在廣州白云機場三期景觀河項目的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以海綿城市“滲、滯、蓄、凈、用、排”等技術手段為基礎,結合廣東機場集團智能建造平臺,通過全過程全專業的BIM技術模擬河道走向,穿透項目建設全過程。景觀河河道及調蓄湖駁岸類型皆采用階梯式生態砌塊擋墻形式,滿足防洪和抗沖要求,打造集防汛、生態、景觀為一體的新型河道,助力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成為“綠美廣東”戰略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實踐。
未來,中建一局將持續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大戰新業務科技研發力度,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換,助力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圖片由覃愛琳授權提供)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