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2025中國銀行北京馬拉松首場媒體通氣會在中體運動員之家成功召開。本屆賽事以"人民的馬拉松"為核心定位,首次以圓桌會議的形式,邀請跑者代表、志愿者代表、媒體界、企業界與組委會多方共聚一堂,圍繞"我們的北馬"這一主題,就品牌塑造與賽事創新展開深入交流。
賽事定于11月2日上午7:30鳴槍起跑,由中國田徑協會、北京市體育局主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北京市體育競賽管理和國際交流中心、北京市田徑運動協會、中奧體育產業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賽事報名通道于9月10日上午10時正式開啟,至9月15日下午18時截止。選手可通過北京馬拉松官方網站、中國銀行APP,馬拉馬拉APP或數字心動APP參與報名。
北京馬拉松始終堅持以跑者為中心,對賽事體驗與服務進行了多維度、精細化的全面升級,切實體現"人民體育為人民"的辦賽宗旨。本屆賽事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和賽事參與需求,組委會進一步提升名額供給,將參賽規模從30,000人擴大至32,000人,讓更多跑步愛好者有機會站上北馬的賽道。
為全面提升選手參賽體驗、助力成績突破并增強賽道安全性,組委會對賽道進行了系統性優化。本次優化主要涵蓋四個方面:一是新增北四環輔路路段,將原18公里至24公里處道路拓寬,有效緩解賽道擁堵問題;二是設置穿越國家速滑館的內部道路,突出北京"雙奧之城"的獨特魅力;三是引入奧林東路路段,使跑者能夠欣賞奧森公園外圍景觀,豐富視覺體驗;四是將后半程折返點由三個減為一個,徹底改變以往"曲別針"式終點布局,顯著提升奔跑流暢度,為選手創造更有利于發揮水平的競賽環境。新路線有機串聯"冰絲帶"、鳥巢等雙奧標志性場館,使全程42.195公里成為融合城市風貌與體育精神的文化沉浸之旅。
此外,為全面提升賽事服務水平,本屆賽事將進一步擴大志愿者團隊規模,計劃招募并培訓志愿者6,870人,較往年有明顯增加。本次志愿者服務體系建設將聚焦專業化與精細化,不僅補充常規崗位,還特別增設多語種服務、雨衣回收等特色職能崗位。
為便于海外選手報名,北馬全面升級國際版官方網站,為海外選手提供更清晰便捷的報名通道;中國銀行作為冠名贊助商,將依托其遍布64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網絡,向國際跑者提供多語言賽事信息服務,并廣泛開展賽事推廣與來華參賽支持。
此外,北京馬拉松已與羅馬馬拉松、布拉格馬拉松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這不僅為中國跑者開辟了更多國際化交流的平臺,更讓北京馬拉松成為"在家門口觸摸世界馬拉松脈搏"的窗口。
2025年適逢中國馬拉松45周年,北馬將以此為契機,在本屆博覽會中首次推出主題紀念展覽,系統展示中國馬拉松四十余年的發展歷程與文化積淀,致敬一代代體育人的拼搏與奉獻。同時,2025北馬首次與天壇聯名,展開跨界合作,真正實現體育精神與古都文明的創新融合。
此外,北馬作為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示范項目,本屆賽事將文明引導融入賽前、賽中、賽后全流程,從文明意識培育、現場行為引導到賽事服務優化,多維度踐行文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