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莽山旅游發展大會臨近,各項籌備工作進入沖刺階段。為保障大會期間氣象監測數據精準、傳輸穩定,為宜章縣這場高規格盛會提供堅實氣象支撐,宜章縣氣象局提前謀劃,組建由技術骨干構成的巡檢維修工作隊。近日,深入莽山及周邊鄉鎮,對覆蓋大會核心區與周邊區域的氣象自動站開展拉網式巡檢維護,以高度責任感與專業技術守護大會“風云動態”。
▲宜章縣氣象局工作人員正在檢查設備運行情況
本次巡檢范圍覆蓋大會核心區莽山,以及天塘、笆籬、關溪鄉、一六、黃沙、巖泉等關鍵鄉鎮的區域自動氣象站,任務艱巨。這些站點是感知天氣變化的“神經末梢”,實時采集溫度、濕度、降水、風向風速、氣壓等數據,其正常運行對大會期間精細化天氣預報、災害性天氣預警及重大活動日程科學安排至關重要。
工作隊出發前做足準備,制定詳細巡檢方案與應急預案,攜帶充足備品備件、檢測設備及工具奔赴各站點。在崎嶇山路與廣闊田野間,隊員們嚴格依照技術規程,為每一個站點的設備進行“全身體檢”。其中,位于旅發大會主會場的莽山區域自動氣象站,因數據直接服務于大會組委會決策指揮,成為此次保障任務的重中之重,對其穩定性與準確性的要求絲毫不得松懈。
巡檢過程中,技術隊員發現莽山站雖整體運行正常,但存在兩處潛在風險:一是當地長期濕度偏高且近期多雨,采集器箱體內的防潮硅膠已大部分變色失效,箱內出現輕微凝露,長期可能腐蝕電路板接插件,導致數據異常或傳輸中斷;二是雨量傳感器翻斗部件因長期使用,響應靈敏度略有下降,雖暫未造成明顯數據偏差,但持續強降雨時可能影響計量準確度,導致雨量數據采集誤差。
針對這些隱患,巡檢工作隊立即啟動維護程序:首先斷開電源,打開采集器箱體,用軟布擦拭內部清除潮氣,更換足量防潮硅膠袋,從根源防止電路受潮短路;同時檢查所有線纜接口密封性,更換稍有老化的接口密封圈,強化防水密封等級。對于雨量傳感器,技術人員清潔并潤滑翻斗組件,模擬不同降雨強度測試翻斗響應,現場校準計量數值,確保雨量監測數據恢復至標準精度。維護完成后,工作隊還逐一測試、標定莽山站所有傳感器,調整并擦拭太陽能供電板,檢查蓄電池電壓與內阻,確保陰雨天氣電力充足;重啟通信模塊并測試信號強度,保障數據傳輸通道暢通。
經過近兩小時精細作業,莽山區域自動氣象站的隱患被全部排除,設備運行達到最佳狀態。看著實時數據穩定、準確傳回縣氣象局中心站,隊員們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后續工作中,工作隊保持高效專注的節奏,在天塘站清除遮擋雨量器的樹枝,在笆籬站緊固松動的固定拉索,在黃沙鎮更換老化的通信SIM卡,不放過任何細微之處,逐一完成檢查與維護。
此次專項巡檢行動中,宜章縣氣象局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由黨員業務骨干帶隊組成“突擊小組”,主動認領最偏遠、路況最復雜的站點。隊員們亮身份、當先鋒,將嚴謹細致的作風融入每一次故障排查、每一次數據校驗,用實際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讓黨旗在氣象保障一線高高飄揚。
氣象是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更是重大活動順利舉行的“天空衛士”。宜章縣氣象局此次高標準、全覆蓋的區域站巡檢,不僅是對硬件設施的全面保養,更是對重大活動氣象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戰演練。他們以高度責任感與精湛技術,守護氣象監測網絡“耳聰目明”,為莽山旅發大會的成功舉辦構筑堅實氣象安全屏障,助力宜章以最佳姿態迎接八方來客。(圖片由李天慧提供)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