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檔沉浸式角色塑造真人秀《江南·十二場歡聚》于9月8日晚在河南衛視首播。該節目由央華、優酷、浙江衛視聯合出品,河南衛視承制,以創新形式將演員養成與文化體驗相結合,引發廣泛關注。
節目匯聚了24位來自不同職業背景的青年學員,他們通過抽取12位與江南有關的中國歷史名士的人物卡牌,分別進入“衣、食、住”三大主題陣營,在蘇州吳江地區的同里古鎮、垂虹橋、黎里古鎮等真實場景中,進行為期30天的沉浸式學習和實踐。學員通過江南傳統生活體驗與專業表演訓練,逐步理解并融入角色,實現從文化認知到舞臺表現的全方位提升。
節目打破傳統綜藝模式,不設淘汰機制,創新采用“回課作業”作為核心考核方式,注重學員在文化理解、技藝實踐及戲劇表現等方面的綜合成長。最終,將有15位學員脫穎而出,入選歌舞戲劇《江南·十二場歡聚》的演出陣容。
首期節目以“古今對話”為主線,通過動畫與實景交互,將范蠡、蘇軾、白居易等12位歷史名士與24位現代青年串聯。通過角色綁定、古詩今誦、衣食住行挑戰等環節,讓參與者們沉浸式學習江南文化。環節設置中,“衣”場絲綢擂臺、“食”場時令問答、“住”場家具尋蹤等挑戰,融合知識競技與戲劇情境,強化學員的集體觀念與文化認同。
總導演王可然表示,節目旨在通過真實文化場景的體驗,幫助年輕演員深入理解角色與文化,最終實現從綜藝內容到戲劇輸出的完整閉環。
節目開播后,迅速引發觀眾關注,有人評價其“以勞育美、以境化人”,為國內演員養成類節目提供了新思路,也實現了傳統文化在當代語境中的活態傳承。
《江南·十二場歡聚》于每周一晚在河南衛視持續播出。據悉,下一期節目將以“衣”為載體,通過晨跑、戲服展覽、采桑育蠶、小品創排等環節,繼續深化表演教學與文化傳承的融合實踐。
圖片由河南衛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