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治理的版圖中,信訪工作是連接政府與群眾的關鍵紐帶,而法治化則是提升信訪工作效能、保障群眾合法權益的核心路徑。近年來,秀山縣中平鄉積極探索創新,以“雙網格”模式為有力抓手,全面推動信訪工作法治化進程,在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線下網格:扎根基層的“矛盾探測器”
線下網格作為信訪工作的前沿陣地,以其精細化、人性化的特點,深入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中平鄉科學合理地將全鄉劃分為6個大網格37個微網格,確保每個網格都能精準覆蓋一定范圍的村民區域,實現管理無死角。每個微網格配備1~2人責任心強的網格員,他們如同“移動探頭”,每日深入村組、企業等場所,穿梭于農村田間地頭,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傾聽群眾的心聲,收集各類信訪問題。
據統計,僅在過去一年,線下網格員通過日常走訪共收集到各類信訪問題線索126條,其中當場成功化解112條,有效避免了問題的升級和惡化,充分展現了線下網格在源頭預防和化解矛盾方面的重要作用。
線上網格:打破時空限制的“民意直通車”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線上網格應運而生,為信訪工作開辟了全新的渠道。秀山縣中平鄉構建了覆蓋廣泛的線上微網格體系。群眾只需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設備,即可隨時隨地反映信訪訴求,實現了信訪“零跑腿”。
線上網格打破了村組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了數據的快速共享和協同處理。當群眾在平臺上提交信訪事項后,平臺網格員能第一時時間收到群眾訴求。同時,網格員還能通過線上平臺及時與群眾溝通反饋,解答群眾疑問,讓群眾隨時了解信訪事項的辦理情況,增強了群眾對信訪工作的信任度和滿意度。
“雙網格”聯動:打造信訪工作法治化閉環
線下網格與線上網格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協作、緊密聯動,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信訪工作閉環。線下網格員在走訪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能及時通過線上平臺進行上報和流轉,確保信息的快速傳遞;線上平臺收集到的信訪訴求,也能迅速分派至線下網格員進行實地核實和處理,實現問題的有效解決。
在中平鄉中平村路燈損壞維修事件中,線上平臺收到群眾反映某路段路燈損壞,影響村民夜間出行安全的問題。平臺第一時間將該問題推送至所屬網格的網格員楊素明。楊素明隨即前往現場進行查看,并將情況反饋給中平鄉政府應急辦管理負責人。管理部門迅速安排維修人員進行維修,僅用了一天時間,就將損壞的路燈全部修復,恢復了該路段的照明。事后,群眾通過線上平臺對處理結果進行了評價,對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務態度給予了高度贊揚。
這種線上線下聯動的工作模式,不僅提高了信訪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還實現了對信訪事項的全流程監督和管理。通過建立完善的考核評價機制,對各部門和網格員的工作進行量化考核,確保信訪工作依法依規、高效有序開展,真正做到讓群眾滿意。(圖片由蒲仕鋒授權提供)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