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中交一公局集團在青島舉行“交通基建領域智能建造垂域模型發布會”,重磅推出國內首個鉆爆法山嶺隧道垂域模型“藍翼·穿岳”、盾構法隧道垂域模型“藍翼·潛龍”,與中交二航局聯合推出拱橋垂域模型“藍翼·飛虹”,標志著基建行業隧道、盾構、橋梁建設領域的數智化轉型取得突破性進展。來自政府部門、高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及200余家設計、施工、制造、科研等單位的600余名代表共同出席了本次發布會。
本次發布的三大垂域模型,沿用了中交集團“藍翼”大模型通用能力,注入30755份標準、規范、制度及技術方案,150TB生產數據,超百億Token高質量訓練語料,通過開展強化訓練,封裝專家模型,輸出融合與反饋優化閉環,形成了兼具強合規、高可譯、低延遲的垂直領域復合大模型應用體系。其中“藍翼·穿岳”功能覆蓋超前地質預報、圍巖識別、鉆爆施工、裝備調度等環節管控,實現全過程安全生產、降本增效;“藍翼·潛龍”構建貫通盾構選型、掘進施工、風險識別和輔助作業的智能建造體系,推動盾構隧道施工向智能化邁進;“藍翼·飛虹”全面支撐配合比設計優化、拱座施工、鋼拱橋拼裝、纜索吊控制等核心環節管控,實現拱橋建造全周期安全可控。
中交一公局集團總工程師趙宗智在發布會上致辭,他表示三大垂域模型的發布,是人工智能賦能產業煥新的里程碑時刻,既是對過往建設成果的凝練,更是開啟未來建筑施工企業人工智能建設的新征程。中交一公局集團將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后續不斷打造更豐富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為工程建設提供更優秀、更便捷的解決方案。與業界同行一道,攜手共赴AI領域新征程、共育產業創新試驗田,打造新質生產力強勁引擎,譜寫人工智能賦能基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為以數字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次發布會的成功舉辦,進一步鞏固了中交一公局集團作為現代交通建設“先行者”“主力軍”的領先地位,為公司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業提供了堅實支撐。(圖片由莊琦賦提供)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