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以流域為單元統籌推進水資源調度,譜寫人水和諧的新篇章;這是一項統籌發展和安全的系統工程,依托精準調度與嚴密監管,護佑母親河生機重現;
這是一份不負使命的治水答卷,繼春季實現歷史性過流后,西遼河干流于汛期再度實現全線過流,標志著流域母親河復蘇邁入常態化新階段。
9月13日23時,隨著西遼河干流補水水頭成功抵達安樂屯,與下游既有水面銜接,829公里河道實現全線有水,這是繼今年春季首次全線過流后,順利實現西遼河干流年內再次全線過流目標,流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高位統籌 部署流域聯動"一盤棋"
水利部黨組將鞏固拓展春季西遼河過流成效、確保汛期安全與生態雙贏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李國英部長多次會商部署,陳敏副部長靠前指揮,調水管理司全程跟蹤指導,確保調度指令高效暢通、各方協同有力。
在水利部堅強領導下,水利部松遼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松遼委)堅決扛起"江河代言人"政治責任,切實發揮流域管理機構職能,松遼委主任張延坤多次專題研究,依托汛期調度工作專班,科學編制并印發實施《2025年汛期西遼河干流全線過流調度預案》,積極探索強化西遼河流域體制機制法治管理新路徑,協調推進西遼河干流、老哈河、孝莊河河道治理,嚴控工程運行、河道過流、取用水監管,全力推動西遼河干流再次全線貫通。
"汛期調度是鞏固春季成果、邁向常態過流的關鍵一戰。我們必須以流域區域聯動為核心,以剛性約束為抓手,以智慧調度為支撐,壓實各方責任,確保水頭順暢下行、生態效益持續釋放,形成'一盤棋'的攻堅格局",松遼委副主任郭海說。
協同發力 織密多源聯調"保障網"
面對汛期水情復雜、雨洪資源轉化難、農業與生態用水交織等挑戰,松遼委充分發揮遼河防總平臺作用,統籌防洪減災與雨洪資源利用,累計下達8個調度命令,系統、科學、精準、安全實施東臺子、大石門、紅山、莫力廟等水工程統一調度運用,最大程度發揮每一方水資源作用,努力實現西遼河干流全線過流"安全"與"效益"雙贏。
"這次汛期調度,我們首次將引綽濟遼工程補水納入調度體系,一定要加強工程運行全流程監管,盯緊莫力廟出口段出水態勢與水量變化,動態調整上游水庫下泄流量,調控好各斷面過流量。"調度專班工作會議上,松遼委總規劃師林嵐強調。
調度工作啟動以來,引綽濟遼工程向莫力廟水庫補水0.45億立方米;東臺子、德日蘇寶冷、紅山三座水庫累計泄放水量1.63億立方米。依托視頻級聯集控平臺,實現對莫力廟出口、臺河口水利樞紐等關鍵節點實時水量、水勢和工程狀態的多維度感知,有效輸水過程連續穩定。
多措并舉 筑牢全域護河"防火墻"
松遼委水資源處副處長姜長龍長期駐守通遼段關鍵節點,"為確保水頭順利推進、河道暢通無阻,我們采取了'分段駐守+動態巡查'的監管模式,建立起'巡查預警—快速響應—協同處置'的全鏈條監管機制,確保水頭每推進一公里,監管就跟進一公里。"
汛期調度啟動后,各監管小組迅速深入責任河段,全面發揮監管效能,聚焦重點水庫樞紐運行、口門啟閉、河道漫散、支流匯流和河道整體過流等情況,實施全方位精準化現場監管,累計派出現場監管人員75人,巡查里程達67000 余公里,處置孝莊河、西遼河淤積段、過河路面等堵點卡點78處,投入機械設備320臺次、人工500人次,全力保障干流水頭順利快速向下游推進。
面對高含沙、小流量等挑戰,水文監測隊伍采用"固定監測+移動驗證"雙重測驗機制,為調度決策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入汛以來,我們持續開展老哈河河口、張家灣等6處重點過流斷面水文監測,累計報送數據11000余組,根據調度需要,還增設臨時過流監測斷面15處,完成流量測驗159次,滾動完成雨水情分析預報669站次、雨水情信息91期。"松遼委水文局(信息中心)局長寧方貴介紹說。
數字賦能,智慧調度。松遼委持續完善"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網,進一步優化數字孿生西遼河功能,實現了對復雜水資源調度過程的實時感知、動態模擬、智能研判和精準決策。編制遙感監測專題圖27期,開展二維水動力學模擬68次,分析預演水頭到達時間及河道承泄能力,動態優化水庫下泄流量。
雙輪驅動 鑄就安全度汛"金鐘罩"
汛期暴雨如注,老哈河水勢洶涌。面對超警洪水,松遼委提前派出工作組、專家組駐守一線,晝夜盯防防洪薄弱環節,精準制定堤防加固、水毀修復及應急搶險方案,督促地方逐段壓實巡查責任、預置搶險物料,牢牢守住"堤防不決口"的安全底線。針對嚴重阻水圍堤和片林等直接影響河道暢通、威脅過流水頭推進的隱患,立即啟動"清圍行洪"緊急行動,全力清除障礙,迅速恢復河道行洪空間與能力。
強化流域統一指揮與工程協同作戰,堅持"電調服從水調、區域服從流域、局部服從全局"原則,加密預測預報、滾動會商研判,精準實施骨干工程聯合調度,有力保障了過流水量的合理配置與有序下泄。依托先進洪水演進模型預演,科學指導水庫攔洪削峰錯峰,有效緩解下游防洪壓力,并成功將豐沛洪水轉化為寶貴資源,紅山水庫蓄水量創1998年以來新高,達5.21億立方米,既保障了防洪安全,也為后續生態補水儲備了關鍵水源。
"正是防洪搶險與雨洪資源利用的雙輪驅動,鑄就了支撐西遼河干流安全度汛、全線過流的堅實屏障。"松遼委防御處處長左海陽說。
持續發力 增強母親河復蘇"動力源"
西遼河干流年內再次實現全線過流,是生態文明理念的生動實踐,更是流域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集中體現。松遼委將深入貫徹"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持續完善水資源調配,進一步加強生態修復,為東北全面振興提供堅實水安全保障。
"西遼河汛期再次貫通證明了我們路徑的正確,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只有將階段性過流轉化為持續性奔流,才能真正還水于河、還水于民。我們將繼續聚焦推動流域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流域水安全目標任務,構建更智慧、更韌性的水資源管理體系,讓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為美麗中國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水利動能",張延坤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