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文廟?印巷國潮文創街區正式投用,如何讓街區商家與居民深度融合、減少矛盾摩擦、實現共治共享,成為街區發展的關鍵課題。在此背景下,東街社區聯合成都中公未來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以 “商居共議?親鄰社學” 文廟?印巷國潮文創街區商居議事項目為重要載體,創新搭建多元協商平臺,推行 “六事協商工作法”,有效推動協商共識轉化為治理實效,為文創街區共融共治探索出一條新路徑。
廣開言路:“商居提事” 收集民意 “金點子”
“做什么,由商居說了算。” 為精準捕捉街區商家與居民的真實需求,東街社區在文廟?印巷國潮文創街區構建起社區、街區、商戶 / 院落三級人民建議征集矩陣,全方位打通民意收集渠道。
在線下,社區在街區周邊 9 個小區 / 院落投放建議信箱,在 10 家商戶內設置卡座立牌,并在街區親鄰坊擺放專屬展板;在線上,常態化開通建議征集通道,實現 “線上 + 線下” 雙軌并行。同時,社區還通過展板宣傳、壩壩會座談、懇談問需等形式,定期開展 “商居提事” 活動,目前已順利完成 2025 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的意見收集工作。
經過對收集到的建議進行綜合研判、篩選提煉,社區精準鎖定群眾關注度高、需求迫切的議題,其中 2 條核心議題已進入聯席議事環節,為后續協商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多方聚智:“聯席議事” 共商街區 “心頭事”
“怎么做,讓利益相關方充分議。” 在社學巷文創街區支部的統籌引領下,東街社區打破治理壁壘,匯聚網格力量、街區運營方、商戶代表、轄區單位、院落自治組織及居民群體等多方主體,圍繞街區公共問題開展親鄰協商,讓 “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
此前,針對 “社學巷 1 號院公共環境衛生治理”“街區文明養犬” 兩大民生痛點,社區組織 5 個街區院落自治組織、2 個轄區企業、18 戶商戶及 40 名居民代表共同參與協商。在 “社學巷 1 號院公共環境衛生治理” 議題討論中,社工牽頭召集院落居民、周邊商家等相關方召開聯席議事會,引導大家充分發表意見、積極建言獻策,經過多輪討論最終統一思想,確定了公共空間治理的具體實施方案,讓協商過程真正成為凝聚共識的過程。
協同發力:“商居共治” 轉化成果 “暖心事”
“齊行動,讓商居共同參與。” 協商的最終目的是解決問題。在確定 “社學巷 1 號院公共環境衛生治理”“街區文明養犬” 兩大議題的行動方案后,東街社區迅速推動協商成果落地轉化,組織社工帶領商家與居民開展共同行動,讓治理藍圖變為現實。
在社學巷 1 號院,居民與商家攜手參與公共空間整治,清理衛生死角、規整公共設施,讓院落環境煥然一新;圍繞 “文明養犬”,社區聯合相關機構開展 “汪喵呈球健康日” 公益活動,提供寵物義診、養犬知識科普等服務,同時引導居民與商家共同制定文明養犬公約,推動形成 “文明養犬、共建共享” 的良好氛圍。據統計,僅由協商成果轉化的街區共治項目,就吸引了 200 余人次居民參與,有效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與參與感。
下一步,東街社區將繼續深化 “商居共議” 親鄰協商模式,優化 “六事協商工作法”,聚焦更多街區治理難題,推動商家、居民及各方力量深度融合,持續探索文創街區共融共治新路徑,讓街區成為商家安心經營、居民舒心生活的幸福家園。(成都市溫江區柳城街道東街社區居民委員會、成都中公未來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圖片由胡玨皎授權發布)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