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社會評價科技系列活動暨推進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專題研討會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召開。本次研討會邀請相關政府部門領導、行業專家、醫院管理者齊聚一堂,圍繞政策支持、醫療服務優化以及輔助生殖技術規范發展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旨在為構建更加包容、可持續的生育友好型社會提供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圖: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人社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楊志明發言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人社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楊志明表示,家庭是一種以血緣為基礎、具有情感紐帶的社會單元,以共同的住處、經濟合作和繁衍后代為特征。創建生育友好型社會,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營造尊重生育的社會環境。核心目標是形成愿意生、生得出、養得起的良性循環,保持適度生育水平。當前政策支持需要完善生育保險制度,建立生育補貼制度,適當給予個稅抵扣、住房支持,優化托育服務,加強對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等群體的保障。
圖:國家衛健委婦幼健康中心副主任許宗余發言
國家衛健委婦幼健康中心副主任許宗余圍繞“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用與監管”系統闡述了技術規范化的重要意義。他指出,要加強科學孕育觀的社會宣傳和健康教育,嚴格機構審批,堅持質量安全優先,合理設置,分類指導,強化監管,促進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規范應用,助力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
圖: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李蓉發言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李蓉在發言中介紹了醫保工作的必要性、常見問題、異地門診就醫結算情況,以及各省市輔助生殖納入醫保的對比情況。她指出,全國31個省份及兵團均已正式發文將相關技術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基于國家統一規定的12個項目,鑒于各省之間在經濟、技術等方面的差異,醫保政策的制定細節及報銷情況有所不同。她強調,應提高居民輔助生殖治療健康宣教,降低不孕不育年限,盡早進入助孕治療。與此同時,針對目前醫保就診的職工人群,可開放周末、早間及晚間門診,并通過提升治療效率盡可能幫助患者縮短抱嬰時間。
圖:人民在線企業咨詢部副主任、公立醫院社會評價研究院綜合研究部副主任么向凝發言
會上,人民在線企業咨詢部副主任、公立醫院社會評價研究院綜合研究部副主任么向凝發布《社會評價視域下健全輔助生殖全流程體系研究》開題報告。她表示,本研究延續“社會評價-全流程體系”關聯分析框架,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以及社會評價多維度視角,通過對政策、醫院、患者、社會層面的深入分析,探討如何構建更為規范、科學、高效且富有人文關懷的輔助生殖全流程服務體系,切實提升技術成功率與社會滿意度。
圖:研討會現場
研討中,與會專家圍繞“輔助生殖技術創新與規范發展”“創新科普宣傳助力育齡群體提高健康生育意識”主題,分享了各自在臨床實踐中的經驗和挑戰,為輔助生殖技術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山東第二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原院長任春娥、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武澤分別主持兩場對話環節。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安庚指出,輔助生殖技術要解決提高不孕不育患者成功率、優生率及困難人群生育問題,廣醫三院團隊正加快推進男性精子靶向藥研發、體外診斷試劑(IVD)落地、關注胚胎實驗室智能化、干細胞臨床轉化等創新方向。同時,廣州市衛健委的相關政策也為新技術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青島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副院長韓春山表示,醫院生殖中心自1999年開展業務以來,逐步發展成涵蓋多學科的一站式專病中心,業務呈現穩步增長態勢。這得益于團隊牢牢把握核心技術、優化服務流程、筑牢質量安全防線,并通過內外協同合作、強化管理力度等舉措。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副院長張云山談到,輔助生殖技術應用比例將進一步增大,涉及諸多倫理問題需深入探討,如自然懷孕機會的判斷、胚胎篩選的必要性、社會性卵子冷凍等,同時他呼吁出臺相關條例以規范技術發展。任春娥總結道,頭游生殖中心在技術與管理創新方面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輔助生殖領域要繼續探尋技術創新與規范化發展的平衡之道,以此推動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和生殖事業高質量發展。
針對公眾認知短板,武漢康健婦嬰醫院院長弓愛東認為科普宣教方面應該實施精準的目標人群分層,再進行宣傳教育,比如面向年輕群體應該盡早進行生育方面的科普教育,提高健康生育意識;面對大齡群體則應該適當增加心理輔導,解決心理焦慮方面問題。成都市錦江婦幼保健院副院長胡文惠談到,建立多元化的科普途徑十分關鍵,特別是要注重新媒體的作用。此外,宣傳的策略和合規的管理也非常重要,這將有助于消除患者誤解,讓他們對輔助生殖技術安全性、有效性有更準確的認識。沈陽市婦嬰醫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姚品介紹到,醫院通過編寫《生殖醫生話助孕》等書籍,建立了涵蓋整個生殖領域患者疑問的知識庫,并通過與患者溝通,了解不同人群的認知誤區,再輔以精準科普,大大提升了宣傳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武澤表示,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牽頭成立“不孕不育與生殖健康專科聯盟”,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通過對基層醫護人員開展分級培訓、定向幫扶及針對性科普,切實緩解了偏遠地區不孕不育患者“看病難”問題,有效提升了當地生殖健康水平。武澤總結指出,此次交流深化了我們對輔助生殖技術發展及相關科普工作的了解,也展現了各家醫院在該領域的技術創新與探索。這些寶貴經驗必將為推動行業進步、增強育齡群體生殖健康意識發揮積極作用。
人民在線公立醫院社會評價研究院秘書長任桂淑主持研討會,她介紹到,社會評價科技系列活動暨推進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專題研討會已連續3年舉辦,通過“社會評價+行業調研”雙輪驅動,搭建了一個多方對話、凝聚共識的交流平臺,為構建更加包容、可持續的生育友好型社會提供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主辦,默克中國醫藥健康、醫策智庫作為公益支持單位。(圖片由人民在線授權提供)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