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推動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的精神,山東省博興縣行政審批服務局敢于先行先試,聚焦項目審批過程中的堵點、難點,創新推出涉路工程項目“聯合勘驗評審”一站式服務模式,變“接力跑”為“并肩跑”,實現了審批效能與服務質量的雙提升,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近日,山東省博興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牽頭組織縣交通運輸局及6名資深專家,對純梁采油廠115區塊拉油井隱患一體化治理工程穿越X031、X006縣道項目,成功實施了“聯合現場勘驗+專家評審”一體化辦理。此舉一改過去審批環節多、部門串聯跑、耗時長的傳統模式,將關鍵流程整合優化,實現了“一次上門、多方會診、綜合審定”,審批提速率預計超過50%,有力推動了重點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
一、堅持主動靠前,打造“全程幫辦”服務新標桿
山東省博興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始終踐行“服務走在審批前”的工作理念。針對此次涉路工程,他們主動對接企業,提供“一對一”全流程幫辦代辦服務。工作人員提前介入,從項目設計階段就開始提供政策指導與技術咨詢,積極協助企業準備設計方案、施工方案、涉路安全技術評價報告、應急預案等關鍵申請材料,并負責與上級部門溝通對接。在聯合勘驗現場,專家和審批、監管人員直接對申報材料進行初審,現場反饋問題,并提供精準的修改意見,讓企業“少走彎路”,真正做到了為企業松綁減負。截至目前,已為8個重點項目提供提前介入服務,協助企業準備申請材料40余份,平均為每個項目前期準備節省時間15個工作日。
二、強化審管聯動,構建“協同高效”運行新機制
打破部門壁壘,實現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是提升審批效率的關鍵。山東省博興縣行政審批服務局與縣交通運輸局建立了緊密的“審管聯動”機制。在此次項目中,兩部門實行“審管銜接、聯合勘驗”,監管力量提前融入審批環節。專業技術人員共同赴現場查勘,依據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與項目負責人進行深入溝通,對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對群眾出行的影響進行綜合評估,提出了多項優化建議,力求在保障公共安全和道路暢通的前提下,為企業節省成本、縮短工期,實現了審批與監管的無縫銜接和良性互動。目前,已開展聯合勘驗8次,平均審批時限壓縮60%,減少企業跑腿次數75%。今年以來,共提出優化建議85條,采納實施率達95%。
三、依托專家評審,筑牢“專業科學”決策新支撐
為確保審批決策的科學性、權威性,山東省博興縣充分借助“外腦”,由交通、設計等領域6名資深專家組成評審組。評審會上,專家組全面聽取了設計、施工及評價單位的匯報,審閱了所有技術資料,并進行了嚴謹的論證。最終,從細化平面設計圖、完善施工工序、確保公路安全距離、強化交通組織與應急處置等四個方面提出了專業、中肯的優化建議,為項目的安全合規實施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將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目前,累計開展專家評審8次,發現并消除安全隱患53處,優化施工方案38處,為項目安全實施提供了堅實保障。
這一創新模式實施以來,涉路工程項目審批時間由原來的20個工作日縮短至1個工作日,提速95%;企業滿意度達99.2%;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推動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此次聯合勘驗評審的成功實踐,是山東省博興縣行政審批服務局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生動縮影。它不僅是一次簡單的流程再造,更是服務理念的深刻變革。下一步,山東省博興縣將繼續緊扣中央及省市關于政務服務改革的要求,以企業群眾需求為導向,持續擴大“聯合勘驗評審”模式的適用領域,努力打造審批環節最少、辦事效率最高、企業獲得感最強的一流營商環境,為服務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貢獻更大力量。(博興縣行政審批服務局馬孟穎授權提供)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