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13日上午,中鐵七局塞拉利昂地區經理部隆重舉行“絲路同心·文化共融”中國文化學習班開課儀式。本次活動由中鐵七局聯合塞拉利昂大學孔子學院共同舉辦,面向合作單位弗里敦理工學院的師生及本單位工程、運營、貿易、綜合管理等各部門塞方管理員工代表等,向共計45名屬地青年傳授和分享了中國語言、中國文化和企業文化知識。
中國文化學習班的開設,是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深化中非人文交流與合作的具體實踐,旨在落實“文化絲路”計劃與企業跨文化管理要求。中鐵七局通過引入塞拉利昂大學孔子學院的專業師資,課程將圍繞漢語教學、企業文化宣講和中國特色文化體驗等內容展開,有針對性地化解中塞文化差異,增強屬地員工的交流能力與企業認同,進一步促進文化融合、提升團隊凝聚力和管理效能。同時,活動特邀弗里敦理工學院30名大學生參與,為他們提供近距離感知中國文化的機會,拓展國際視野,搭建中塞青年對話平臺,助力塞拉利昂青年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增進民間友好合作。
開班儀式上,塞拉利昂大學孔子學院、弗里敦理工學院及中鐵七局塞拉利昂地區負責人分別致辭,一致肯定本次學習班對促進中塞青年交流與教育合作的重要意義。
在首節課程中,孔子學院教師開展了生動的漢語基礎教學,從漢字歷史到日常問候語及管理術語,講解清晰、互動頻繁,現場氣氛熱烈。塞方青年員工和學生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對漢語發音與語義有了初步掌握。中鐵七局代表結合企業發展歷程,深入闡釋了企業“家”文化內涵,幫助員工理解中國企業所倡導的“責任與協作”理念。最后,孔子學院教師進行了中國茶藝展示,青年代表們不僅品嘗了多種中國茶,更通過“以茶會友”的禮儀實踐,體會到茶文化所承載的生活藝術與待客之道,進一步加深對中國文化的認知。
人文交流是構建中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支柱,民心相通是務實合作的信任之基。十八年來,中鐵七局塞拉利昂地區始終深耕屬地建設,在高質量推進工程項目的同時,持續賦能本地青年、促進文化融合。地區始終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協同發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恪守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跨文化交流活動,推動文化包容互鑒,提升本土化經營水平,為企業持續發展和中塞友好合作注入持久動力。
本次活動受到塞拉利昂國家電視臺(SLBC)及多家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和現場報道,有效擴大了社會影響力。
語言的學習、文化的傳遞、心靈的溝通,串聯起中塞之間的理解與友誼,搭建起中非文明互鑒的橋梁,展現出中華文化的包容與魅力,也為共建“文化絲路”貢獻了企業力量。未來,中鐵七局塞拉利昂地區將繼續加強與高校及文化教育機構的合作,共同建設“文化+職業技能”培訓體系,進一步提升跨文化管理水平,助力中鐵七局海外業務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圖片由張藝馨、陳菂授權提供)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