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以“物業管理常見糾紛法律解讀”為主題的法治宣講課在湖南省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湘潭中院”)試講,贏得了在場幾十名法官和媒體記者的高度贊賞。這是湘潭中院“巾幗紅”普法宣講團又一力作。
圖為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進學校進行法治宣講
今年以來,湘潭中院緊密圍繞“誰執法誰普法”的責任制要求,積極組織市縣(區)兩級法院優秀女法官和法官助理組成"巾幗紅"法治宣講團,開展各類法治宣傳活動。她們有的放矢,精心研發各種專題課件,深入各學校、社區、鄉鎮等地舉辦法律講座、發放宣傳資料、開展法律咨詢等活動,同時以網絡直播方式廣泛宣傳法律法規知識,提高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截至8月底,該院已開展普法宣傳活動97場,受眾達14000余人次,發放宣傳手冊10100余冊,并多次被省高院推介。
深耕未成年人保護
在未成年人保護領域,湘潭中院通過“拓面、拓域、拓形” 三維發力,構建全方位的法治教育網絡。
一是在宣講對象上突破傳統以學生為核心的模式,將教育工作者納入重點普法范圍。如,5月29日面向全市200余名中小學教師及管理人員開展專題授課,有效提升了教育群體的法律素養和保護能力,形成“教師懂法、學生守法”的良性循環。
二是在覆蓋范圍上打破地域局限,組織全市法院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邀請各地學生參加。例如,湘潭中院開展“我是小法官”法治游園會,吸引了長株潭都市圈12所中小學的60余名學生參與。這樣的活動今年已開展9場。
三是形式創新。例如,湘潭縣法院巾幗紅法治宣講團將非遺和普法相結合,為學生帶去沉浸式體驗,實現了“傳統文化 + 法治教育”的雙贏傳播效果。
精準護航企業發展
針對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面臨的法律痛點,宣講團推出 “靶向式” 普法服務,既深入企業走訪調研,又面向企業開展專題普法,為優化營商環境注入司法動能。
例如,針對“國漫”知識產權保護難題,湘潭中院多次走訪相關企業,通過實地調研掌握企業在商標注冊、侵權維權等方面的具體需求。在此基礎上,編制并發放《企業知識產權風險防范指南》,幫助企業預防和降低經營風險。同時,面向50余名企業家舉辦2場專題普法講座,幫助企業家從法院的經典案例中規避風險。
打造生態普法新場景
創新打造生態 + 法治”宣傳模式,將普法陣地延伸至生態保護,讓生態保護理念在互動體驗中深入人心。例如在客流高峰時間舉辦環保法治游園會,設置環保知識問答、案例講解、法律咨詢等多個互動區域,吸引大量游客參與。
據了解,湘潭中院“巾幗紅”宣講團自2023年組建以來,已開展各類宣講活動共380余場,受眾7萬余人次,宣講團成員已由當初的6人發展到現在的68人+5位顧問。湘潭中院獲評全國″八五″普法中期表現突出單位。
今年下半年,“巾幗紅"宣講團將重點聚焦物業法規宣傳和防治養老詐騙領域做實做細工作,發放相關維權指南,化解社區矛盾;揭露詐騙套路,傳授防范技巧,并同步推送相關短視頻,擴大宣傳覆蓋面,切實守護市民合法權益,讓法治服務更貼近群眾需求。(圖片由王富強 授權使用)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