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依舊突出?!熬茸o車一響,一年羊白養;住上一次院,三年活白干;十年努力奔小康,一場大病全泡湯。” 9月2日,巴州衛生監督所和博湖縣政法委、機關后勤中心住博湖縣查干諾爾鄉敦達布呼村工作組組長方承鑄說,工作組有的放矢,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推出了“健康百姓行”活動方案,探索出一條解決困難群眾因病致貧的新路子。
醫療救助解民憂
今年四月,一組的妮薩古麗·謝木西身患乳腺癌,在巴州人民醫院進行治療,三個療程的化療后,花去了家中的所有積蓄,導致家中十分困難,眼看第四次化療時間就要到了,一貧如洗的她,陷入極度困苦之中,幾次產生了輕生的年頭。工作組得知這一情況后,及時聯系庫爾勒一家醫院,免費為她進行第四次化療治療,在完成了整個治療療程后,并與她簽訂了免費住院治療的協議,點燃了她重新生活的勇氣。
“每一個大病患者背后都有一個貧困家庭,醫療扶貧就是變‘輸血’為‘造血’,“救死扶傷”是各級人民政府和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和義務。”住村工作組組長方承鑄說,該村有87名重病貧困人員因病致貧需要得到醫療救助,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注,發揮各自的優勢和資源,采取一些積極的措施,幫助貧困人員解除身體上的病痛,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應盡的社會責任。
住村工作組定期為村民開展義診活動,還積極重視村衛生室的硬件建設?!斑^去我為村民看病,只能‘一把聽診器一張嘴’,現在使用了電子血壓儀、心電圖、血糖測試儀、生化檢測儀等方便快捷的檢測設備了?!倍剡_布呼村衛生室的村醫馬忠萍見證了衛生室醫療條件的改善。目前,該敦衛生室已完成房屋修繕,地坪硬化,室內地磚鋪設,醫療器械購置,辦公設施的添置,遠程教育聯通。功能完善、設施齊全、環境優美服務周到的村級衛生室投入使用。
搭建平臺增合力
在醫療扶貧的道路上,住村工作組高度重視、積極努力的同時,廣泛動員社會醫療機構的量,倡導鼓勵公立和民營醫療機構主動擔當起社會責任,踴躍奉獻愛心,凝聚起了救死扶傷的強大合力。
住村工作組在前期的調研基礎上,針對貧困人員因病致貧情況,建立起貧困人員健康檔案,及時與派出單位進行聯系,在征得派出單位領導的同意后,多次與州域內的公立和民營醫療機構進行協商,在得到十多家醫療機構的大力支持下,制定了“健康百姓行”活動方案,按照村內貧困人員病種情況進行分類,結合各醫療機構的專業特點,采取“147”工作法,最大限度的為村民服務,即:每一每個月邀請一家醫療機構上門為村民義診,每次不少于4名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以上的醫開展義診活動,每次對7名貧困人員上門送醫送藥上門服務。營造了“凝聚愛心、感恩社會、公私互動”的濃厚氛圍。
同時,還組織有關醫療專家舉辦了“健康大講堂”主題宣傳教育活動5次,發放宣傳資料3800余份,受教育村民達到4200人次,讓村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村民的衛生保健意識明顯增強。
涓涓細流匯聚正能量。通過搭建醫療扶貧平臺,邀請醫療機構5家,專家23名,體檢1232人次,治療86人次,上門送醫送藥35人次,與2名貧困患者簽訂住院免費協議,簽訂承諾為查干諾爾鄉8700多名村民減免20%的檢查費、治療費、醫藥費協議,免費發放藥品12500元……親切的關懷,無私的奉獻,正改變著敦達布呼村貧困人員的健康狀況。
幫村民樹立自我保健意識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貧困群眾有自我保健的能力,真正靠自己站起來,這才是扶貧的真正目的。為此,住村工作組依托衛生行業優勢,采取“請進來、送出去”和方式進行傳幫帶,把州域內大醫院的知名專家邀請到村衛生室定期坐診,對村醫進行傳幫帶,同時,把村醫送到所幫帶的醫院進行進修學習,不斷提高村醫的醫療技術水平,努力實現“來一名專家、帶一項業務,去一家醫院、學一門技術”的目標。經過培訓,有效的激發了村醫愛崗敬業、真心為民的積極性。同時,還組織有關醫療專家舉辦了“健康大講堂”主題宣傳教育活動5次,發放宣傳資料3800余份,受教育村民達到4200人次,讓村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村民的衛生保健意識明顯增強。如今,“補資金不如補腦筋”“要健康,講衛生”的觀念深入人心。(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