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記者吳晶晶)貴州省臺江縣的長灘村是一個原生態苗族村寨,不少村民長期戴著貧困帽子。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一個“秘密武器”讓村干部和基層工作人員的扶貧工作更有效率——安裝在手機等移動端的應用軟件“精準扶貧到戶工作平臺”。
“只要打開手機APP,每一個貧困戶的具體信息、幫扶舉措等能夠一鍵查詢,還可以對貧困戶信息變化進行實時采集、實時更新、實時跟蹤,非常方便。”長灘村第一書記楊亞群說。
這個由貴州省第二測繪院開發的應用軟件是測繪地理信息大數據助力精準扶貧的一個典型應用。
“參與精準扶貧是測繪地理信息部門主動融入和服務中心工作、積極拓展業務領域的重要舉措。”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閔宜仁說,“各級測繪地理信息部門充分發揮地理信息數據優勢,實現扶貧信息的精確空間定位及功能拓展。”
記者近日在貴州采訪了解到,貴州利用現代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和高分辨率衛星影像,制作了“國土資源云精準扶貧掛圖作戰系統”,為扶貧攻堅發揮了重要作用,該項目已被批準為國家級地理國情監測試點。
“我們完成了全省貧困人口信息、搬遷安置點、土地整治相關項目等空間位置、圖片的采集及精確定位,還采集了部分全景影像。”貴州省國土廳總規劃師董曉峰介紹,技術人員開發出貧困人口分布圖、貧困戶脫貧動態圖、增減掛鉤易地扶貧搬遷作戰圖、土地整治就地脫貧作戰圖、地質災害治理扶貧作戰圖等8張圖,實現了幫扶對象、居住現狀、致貧原因、扶貧措施等信息的精準識別。
貴州省第一、第二、第三測繪院的科技人員還對這套系統進行了深入研發和功能拓展。比如致貧原因精準分析功能,可以分析多尺度下的致貧原因,便于有針對性地施策;易地搬遷安置輔助決策功能,疊加了坡度分析數據、地質災害隱患點數據等,提供優先搬遷決策和安置點選點依據。
貴州省第一測繪院為貴安新區開發了精準扶貧“1+N+8”云平臺。貴安新區農水局局長曾臣繁說:“有了這個平臺,我們可以實現從新區整體到貧困鄉鎮、貧困村基本信息動態化、智能化、常態化精準管理。不僅如此,平臺還具有分析功能。比如教育扶貧分析模塊可將因學致貧的貧困戶識別出來,還能深入了解每一個貧困戶家里有多少個讀書郎、在讀情況等。”
目前全國多地測繪地理信息部門開展了地理信息服務精準扶貧工作。如四川省開發了“地理信息+”精準扶貧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精準識別、摸清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村、戶和人口基本情況,并在宜賓、廣元投入使用;湖南省開發的精準扶貧地理信息系統,把精準到戶的脫貧攻堅相關情況在三維和二維影像圖中展現出來,實現扶貧對象、扶貧戶占地面積、扶貧舉措、扶貧成效等“一張圖”管理,大幅提升了精準扶貧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