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光在家收核桃 駱忠華 攝
中新網大理9月15日電(駱忠華)正午,李紅光在太陽底下和老婆忙著打理剛摘下的核桃,手指已經被核桃的外皮染得漆黑。今年,如果按去年的市場價,他家的核桃大概可以賣得3000多元,但是從村外傳來越來越低的價格,讓他有些擔心賣不到3000塊,好在他還種了些中藥材、魔芋,那幾畝花椒種下去基本不用怎么照顧,幾年之后進入盛果期,現在想來不用擔心未來的收入,加上在村里打零工的收入,今年會是一個豐收年。
李會順在自家溫棚烤核桃 駱忠華 攝
這天是9月14日,中秋節的前一天,李紅光是今年脫貧的幫扶對象,小莊子村共有1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有8戶要實現脫貧。小莊子村是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縣最偏遠的村委會,全縣21個貧困村最偏遠的村,是傈僳族、彝族、漢族、苗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所屬的東山彝族鄉是祥云縣最貧困的鄉,地處祥云、大姚、姚安三縣交界的地方,距縣城128公里,開車正常行駛需要三個多小時,縣里大多數人都沒有到過這個地方,甚至有的人都沒聽說過這個村子。
據村主任陳永亮介紹,李紅光在小莊子村屬于比較勤勞的人,曾經就讀于祥云一中,讀完初中回村做了代課老師,從1990年開始,在小莊子村、老里么村,一直代課教了16年書,每月75元的代課費,一年發10個月,靠著這點微薄的收入,他開始籌劃著建房,錢基本靠借,建成一部分,欠下一筆債,到2006年取消代課制以后,他才發覺自己最終錯失了發展機會,本來家庭基礎就薄弱,基本是白手起家,建房拖欠的債務使整個家庭一直處在貧困線以下,好在他勤勞肯干,加上今年的扶持政策,他屬于脫貧線上”拉一把”的人,實現人均3300元的脫貧線,應該沒有問題。
在東山鄉黨委王崇鴻書記的手機里,打開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李紅光的信息一目了然,他的個人照片、房屋圖片、產業扶持項目、掛鉤幫扶干部姓名都在這個平臺上顯示出來,對于了解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基礎信息,這個平臺提供了最便捷的服務。王書記介紹說,這幾年各級黨委政府,包括一些企業幫扶、捐助,對小莊子村從道路基礎設施建設、異地搬遷、小學校重建等方面共投入6000多萬元,對于這個祥云縣“直過民族”的貧困村,今年完成脫貧指標任務充滿信心。
云南大理州小莊子村全貌 駱忠華 攝
現在是地處大山深處的小莊子村采收核桃的季節,核桃是大多數小莊子村民的主要收入,30歲的李會順家二樓,廚房的正上方,和李紅光家一樣,是一個烤核桃的溫棚。他家的這幢老屋被列為危房,按扶貧扶持政策,可以異地搬遷,新的地址離現在的老屋不遠,整個小莊子村共13戶異地搬遷的建設工地正在打地基,明年開春過后基本上都可以搬進新居,李會順的老屋將來可以做養殖和倉庫。李會順一直沒有結婚,跟家庭的經濟狀況有很大關系,父親去世,姐姐出嫁,他一直與老母親生活,在政府扶貧政策的支持下,他家除了核桃的收入,還養了豬、牛,種了花椒,每年夏季到山上撿菌也是他的一部分收入,去年他就脫貧了,但是當初掛鉤幫扶他家的干部還一直掛著,按扶貧工作的專業術語叫脫貧不脫鉤,保證脫貧的持續性。
祥云縣的龍云大有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種植蔬菜外銷的龍頭企業,在開展扶貧攻堅工作以來,給予了小莊子村資金、技術、轉移就業、產業扶持發展等多方面的幫扶,特別是對貧困戶在就近轉移就業上更有一些扶持便利,李會順等這季核桃收完,就準備去公司上班。龍云大有公司無償提供給小莊子村每戶貧困戶兩頭的“雙月豬”,則留給母親來照顧。
李會順的姐姐嫁給了本村的陳永春,就是因為喝酒,半年前他們離了婚,陳永春帶著7歲的女兒生活。在核桃沒有成熟前的這幾個月,陳永春基本沒有什么收入,家里房子正面的墻一直沒有錢壘起來,空曠著,租給來村里搞建筑的施工隊住宿,他們不得不在屋子的中央掛上一塊塑料布作遮擋,每個月付給陳永春300元作為房租,這300元可以讓陳永春時時睡眼惺忪。就在剛剛開學的九月初,孩子上學時,陳永春拿不出錢來為孩子上學添置學習用具,村里為此捐助了500元。陳永春是村里低保加建檔立卡兩戶合一的貧困戶,對于像他這樣的人啥時候脫貧,村干部無奈地搖搖頭,掛鉤扶貧干部只能一對一貼身指導幫扶。
村委會的圖書室,小莊子村的7位駐村扶貧工作隊成員,在一堆如山的資料里確認、核對各項數據。貧困戶,在11月底能否住上安全穩固的新房子呢?年底能否增收達到脫貧標準呢?縣政協王樹華、楊海清兩位主任和鄉村兩級工作人員要根據《云南省貧困退出機制實施方案》貧困戶退出的6項標準、貧困村退出的9條標準,《祥云縣脫貧退出預評估工作方案》的要求,針對2015年脫貧戶、2016年預脫貧戶和貧困村脫貧攻堅情況,進村入戶進行調查他們享受了何種脫貧攻堅政策、項目以資金的扶持,幫他們算一算經濟賬,能否達到貧困戶退出的標準,是否還需要再加大幫扶的力度等60多項指標進行分析研判,所有項目必須貧困戶簽字確認;另一方面就是要來幫貧困戶解決建新房過程中困難,貸款資金是否到位,工程質量能否保證,建設進度能否趕上進行積極協調、督促一一落實。
記者離開東山鄉已經是夜晚,月朗星稀,十四的月亮雖然不夠圓滿,但清麗明亮。這個中秋,龍云大有公司給每戶貧困戶送去了月餅,按鄉黨委政府扶貧攻堅“苦戰一百天”的計劃,再過九十天,李紅光應該計劃著殺年豬,李會順在龍云大有公司上班,陳永春不知道能不能振作起來。中秋佳節,東山鄉小莊子村工作隊鄉黨委副書記孫偉、自永林、于致華,大學生村官楊明清、村委會主任陳永亮等依然奮戰在扶貧攻堅第一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