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小政策落差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移動用戶編輯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費訂閱30天中國日報雙語手機報。
【摘要】河北與京津長期存在政策落差,尤其產業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存在的科技創新優惠政策落差大、生態建設扶持力度差距大、京津保生態過渡帶定位和土地政策差異大等已成為阻礙三地協同發展的制約因素,急需調整。
關于縮小政策落差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提案
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完善區域政策,重點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等三大戰略。調研發現,河北與京津長期存在的政策落差,已成為阻礙三地協同發展的制約因素。
一、當前的主要問題
以京津冀協同發展要率先突破的重要領域,如產業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為例:
一是科技創新優惠政策落差進一步拉大。2014年12月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天津、湖南長株潭以及東中西部一些地方,依托國家級高新區再建設一批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在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和綿陽科技城,推廣實施4項先行先試政策;圍繞鼓勵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拓寬科技企業融資渠道、支持設立適應科技企業特點和需求的保稅倉庫等,研究推動在北京中關村自主創新示范區開展新的政策試點。如此,北京、天津都建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享受國家對科技創新領域先行先試的各項優惠政策,聚集更多的科技創新資源。相形之下,河北又形成新的空白,勢必重新拉大京津冀在創新園區發展的差距,影響協同發展的實施效果,也不利于京津冀區域內正在啟動的科技創新協作(諸如中關村在河北建設分園、分區,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在河北建立的孵化基地等)。
二是河北生態涵養區統籌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困難。京津冀是一個唇齒相依的生態系統,其中河北作為生態建設主區,為支撐起京津冀這個世界級城市群的發展做出了特殊貢獻。但當前,河北的生態涵養地區面臨較大困難,區域內環境保護、生態狀況和經濟社會發展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地方財力不足,難以更大力度投入生態建設;河北省生態建設的扶持政策較之北京、天津城市邊緣的生態政策扶持力度差距較大。如,現在人工造林國家每畝補貼400元,遠遠低于每畝1500元的實際需求。而相鄰的北京市財力充足,在有限造林任務中加大投入,有的平原造林項目每畝財政支持在2.6萬到3.5萬,抬高了樹苗價格,也影響了河北區域內農民造林積極性。
三是京津保生態過渡帶亟需調整定位和土地政策支持。京津保生態過渡帶主要包括保定市全部平原縣,廊坊市全部、滄州市、石家莊市、衡水市北部部分縣,東西長339公里,南北寬271公里,總面積6371.5萬畝。該過渡帶處于特殊的區位和地理環境,是京津冀區域生態建設的重要一環,其治理效果直接關系到京津大氣、水域環境的改善。但,多年來本區域主體功能定位為農產品主產區,不少縣市是國家糧食生產基地,區域內規劃保護林地僅為12%,水資源、森林資源不足,綠化投入機制不健全,需要政策支持和調整。
問題的根源,一是兩大直轄市具有獨特行政資源,兼得國家扶持政策優勢,而河北作為承載區,服務多于合作;二是京津冀與長三角、珠三角相比,區域內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不足,以及三地享受國家不同產業政策而產生的較大落差,嚴重制約了生產要素的有效流通, 三地發展不平衡加劇的趨勢一直未根本扭轉。如不盡早補齊短板,三地協同將受到掣肘,也將導致京津都市臃腫、生態惡化進一步加劇。
二、幾點建議
建議從國家層面加強政策統籌,在河北相應區域、領域內實施京津對應的政策,逐步縮小三地政策落差,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1.借鑒京津科技創新優惠政策,支持河北建立國家自主創新協同發展示范區。
基于河北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三地科技及產業合作迫切需求,尤其是在當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任務非常艱巨,特別需要創新驅動,促進京津冀地區產業合理分工、集約化發展,加快建設京津冀經濟圈未來發展的重要支點,為我國經濟均衡發展提供新的戰略通道,建議在北京、天津都擁有了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背景下,選擇河北保定高新區為依托,以環京津的承德高新區、秦皇島區開發區、唐山高新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燕郊高新區、固安高新區、石家莊高新區、正定新區為支點,建立國家自主創新協同發展示范區,列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序列,更好地銜接京津冀的產業轉移和協作,形成協同創新發展勢態。
2.借鑒退耕還林、國家大江大湖治理等政策,支持京津保生態過渡帶和河北生態涵養地區建設。
一是對京津保生態過渡帶加強功能定位調整和土地政策支持。首先區域主體功能定位亟需調整,并在建設用地方面采取特殊政策,增加生態用地,相應減少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在重要湖淀周圍、河流及交通干線兩側、城鎮近郊劃定生態紅線;對生態建設占用耕地的,不計入地區耕地調減規模,不計入耕地占補平衡政策考核,對農民因生態建設降低收入部分,參照退耕還林的政策給予一定補償,繼續執行已享有的國家種糧補貼等優惠政策;在白洋淀、衡水湖這兩大生態建設重要支點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方面,建議比照國家大江大湖治理政策,將其列入治理修復專項申報,并在周邊企業的轉移、群眾生產損失方面撥付專款補償,以利于區域內推動退耕還水、成片林地建設、恢復濕地等生態建設。
二是將張承地區設立為生態文明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特區。在該區域內確立以產業換生態的機制,實行有差別的產業政策,制定鼓勵類產業目錄,通過項目安排、產業轉移、產業扶持等方式,加大綠色項目投放,促進綠色優勢產業發展,以經濟的綠色發展贏得生態建設的持久發展,爭取生態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雙贏。
3.借鑒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相關政策,扶持區域內貧困地區發展。
環京津貧困帶、燕山―太行山和黑龍港流域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區域內發展的塌陷區,及三地發展不平衡的例證,應作為協同發展的重點問題來解決。
為此,建議參照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相關政策,按不低于西部地區投資補助標準,加大對河北貧困地區、薊縣貧困山區等地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等領域項目的扶持力度,主要是:加大中央財政對貧困地區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逐步縮小貧困地區地方標準財政收支缺口;中央財政用于節能環保、新能源、教育、人才、醫療、社會保障、扶貧開發等方面已有的專項轉移支付,重點向貧困地區傾斜;加大中央財政性投資投入力度,向貧困地區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等領域傾斜,提高對該區域公路、鐵路、民航、水利等建設項目投資補助標準和資本金注入比例;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貧困地區縣以下(含縣)配套資金。通過協同發展,真正讓強者更強、弱者變強。


- 阿根廷西北部兩直升機相撞 機上10人全部遇難
- 數十名中國孕婦被美移民局約談 或被聯邦法院傳喚
- 美制裁7名委內瑞拉官員 委稱將作出回應
- 民調顯示安倍內閣和日本自民黨支持率雙雙下滑
- 俄羅斯確定殺害涅姆佐夫兇手
精彩熱圖
新聞熱搜榜
24小時新聞排行
24小時熱評排行
獨家策劃
當地時間2014年11月30日,委內瑞拉加拉加斯,超過5000人參加色彩跑活動,俊男靚女炫彩狂歡,為兒童醫院籌款。
詳細>>精彩推薦
- [電影] 《少年時代》拿下英國電影學院獎
- [頒獎] 第57屆格萊美獲獎名單出爐
- [熱議] 筷子兄弟方否認全美音樂獎買獎:買得起嗎
- [拍賣] 瑪麗蓮夢露300件遺物將拍賣 預計可以售出621萬
- [電影] 環球難以終結《速激》系列 辟謠稱至少還有三部
- [熱點] 《西游記》重播3000次 六小齡童申吉尼斯
- [蠟像] 海瑟薇新蠟像嚇人 發型土氣張血盆大口
- [新片] 人氣日劇《MOZU》將拍電影版 西島秀俊繼續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