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福爾德:亞洲或首先形成“中國世紀”
移動用戶編輯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費訂閱30天中國日報雙語手機報。
《參考消息》記者丁小溪3月4日報道肯尼亞中國問題專家馬查里亞就“中國世紀”話題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中國世紀”從2012年便已經開始,其標志是中國將經濟實力與公開影響全球的地緣政治力量相結合。他表示,西方歷時約500年的全球統治已基本終結,世界是時候接受新的安排了。
穆內內·馬查里亞是肯尼亞著名中國問題專家、美國國際大學國際關系專業教授,同時擔任肯尼亞中非關系論壇主講人。
西方500年統治已基本終結
《參考消息》:施蒂格利茨認為,從2015年開始世界進入“中國世紀”。您認同他的觀點嗎?
馬查里亞:施蒂格利茨關于“中國世紀”的說法只是驗證了一個長期存在的地緣政治事實。這個事實可從兩個方面來看。首先,作為全球大國的美國,一直處在螺旋式下降階段,但它并不愿承認這一點。美國繼續堅稱,它天生就是全球領袖,世界其他國家都希望接受美國的領導,盡管事實與此相反。其次,中國一直在不斷超越由美國領導的“理論上的西方世界”,但與此同時,北京不愿公開承認這一點。
從這個角度來看,2015年并不是“中國世紀元年”,因為這一情況在3年前就已經出現了。2012年,果敢而堅毅的習近平在北京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他并不熱衷于掩飾中國的實力。在我看來,從2012年開始,中國就將其經濟實力與公開影響全球地緣政治力量的舉動結合了起來。
《參考消息》:您認為世界輿論場為什么會一再出現“中國世紀”這一說法?
馬查里亞:世界輿論場擁有一些“全球權力經紀人”,他們承認中國是一支需要認真對付的力量。關于“中國世紀”的說法多次出現,意味著世界已經接受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能力正在全面增強的事實。首先,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工廠”的事實顯示了中國毋庸置疑的經濟實力,也迫使所有大國都跑到中國做生意。“中國世紀”的說法意味著很多西方媒體已經默認,西方歷時約500年的全球統治已基本終結。是時候接受新的安排了。
三種思想推動中國崛起
《參考消息》:您認為中國經濟、政治影響力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馬查里亞:自從1949年以來,中國崛起大概可以歸因于彼此互補的三種思想。首先,在1949年至1977年這一時期,中國的思想與毛澤東息息相關,人們關注的是國內政治團結以及在國際舞臺上戰勝一切不平等的堅定決心。在這一過程中,中國不得不抵擋來自“西方世界”及其原本意識形態上的盟友蘇聯的威脅。
第二種思想是為一個政治安全和自信的中國提升其所需的經濟實力。1978年至2012年這一階段,在很大程度上與鄧小平息息相關。走出政治動蕩階段的中國執行了一種新的思想,那就是通過聚焦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由主義經濟學來提升經濟實力。
中國執行了鄧小平提出的兩大成功戰略。第一個戰略是大量引進科學技術和經濟理念,并對其進行調整,以適應中國的發展環境,或是為其添加“中國特色”。中國沒有再犯閉關鎖國的錯誤,而是決心以不具威脅性的方式進入世界其他國家,這也就是鄧小平提出的第二個發展戰略——韜光養晦。這一精心策劃的戰略產生了積極的效果,確保其他國家不將中國視為威脅,因此中國能夠在相對平等的基礎上與其他國家實現共贏。
第三種思想傾向于將上述兩種思想——毛澤東的政治推動力和鄧小平的經濟發展能力——結合起來,其代表人物是習近平。毛澤東和鄧小平是現代中國的奠基人,習近平是那一代中國人的孩子,他同時推動兩種力量發展。在國內,他提出了治理中國的“四個全面”戰略部署,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在國際舞臺上,習近平積極推動“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這一大國外交戰略要求中國大規模進入全球,包括經濟、文化、基礎設施、軍事、地緣政治等所有領域。習近平和中國高層領導人到訪了世界很多國家,讓這些國家感受到了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
影響力增強惠及非洲
《參考消息》:施蒂格利茨認為,在全球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形成過程中,美國需要重塑外交政策,調整“重心”,不再對中國進行遏制。您對此有何看法?
馬查里亞:中國或許正處在重塑現有全球秩序的最前線,但它并不是唯一這樣做的國家。世界普遍存在對“西方觀點”的不信任情緒。西方國家在全球范圍內犯下許多錯誤,因而讓很多國家和民眾產生了怨恨情緒,這種怨恨如今正在變得越來越深。當今世界存在一種對西方命令的“反抗”精神,這一現象變得越來越普遍——尤其是自20世紀末以來。
華盛頓需要重新制定對華政策,但它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在這個領域調整“重心”。美國應該重新審視與世界其他地區打交道的方式,找到其影響力不斷下降的原因。美國在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曾經進行過此類反省。如今美國需要再次進行反省,只是這一次美國已經因失去世界第一的寶座而受到更嚴重的削弱。這種削弱不僅僅是經濟層面的,也是地緣政治、可信度以及軟實力的削弱。
《參考消息》:您如何看待中國目前在非洲的存在?非洲如何看待中國日益增強的影響力?
馬查里亞: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是顯而易見的,中國在非洲的發展也是相對較好的,當然也面臨一些挑戰,包括如何執行雙方簽署的一系列宏觀和微觀層面的合作協議。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中國不斷增加的影響力給非洲國家帶來了社會經濟和國際政治層面的利益。中國一直是非洲各類投資的助推器,例如中國在當地興建的基礎設施幫助打通了大陸偏遠地區的對外交流網。其他一些大國擔心可能失去非洲的寶貴資源,也迅速加入這一行列,忙碌于“開掘”非洲資源。隨著產品單位成本的下降,普通人很有可能得到更多利益。中國在非洲的存在帶來的另一個好處是,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北京可以在涉及非洲相關問題時為非洲說話,這主要是為了回擊西方的策略和詭計。總而言之,中國在非洲的發展很有可能將繼續產生積極作用。
(2015-03-04 10:04:00)


- 阿根廷西北部兩直升機相撞 機上10人全部遇難
- 數十名中國孕婦被美移民局約談 或被聯邦法院傳喚
- 美制裁7名委內瑞拉官員 委稱將作出回應
- 民調顯示安倍內閣和日本自民黨支持率雙雙下滑
- 俄羅斯確定殺害涅姆佐夫兇手
精彩熱圖
新聞熱搜榜
24小時新聞排行
24小時熱評排行
獨家策劃
當地時間2014年11月30日,委內瑞拉加拉加斯,超過5000人參加色彩跑活動,俊男靚女炫彩狂歡,為兒童醫院籌款。
詳細>>精彩推薦
- [電影] 《少年時代》拿下英國電影學院獎
- [頒獎] 第57屆格萊美獲獎名單出爐
- [熱議] 筷子兄弟方否認全美音樂獎買獎:買得起嗎
- [拍賣] 瑪麗蓮夢露300件遺物將拍賣 預計可以售出621萬
- [電影] 環球難以終結《速激》系列 辟謠稱至少還有三部
- [熱點] 《西游記》重播3000次 六小齡童申吉尼斯
- [蠟像] 海瑟薇新蠟像嚇人 發型土氣張血盆大口
- [新片] 人氣日劇《MOZU》將拍電影版 西島秀俊繼續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