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出席G20峰會”專家談:深度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移動用戶編輯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費訂閱30天中國日報雙語手機報。
“習近平出席G20峰會”專家談:
借力G20:深度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G20作為推動全球經濟合作、改善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諸邊平臺,成員囊括了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我國應充分利用本次峰會提供的國際對話舞臺,全面闡釋“新常態”下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謀劃打造更高層次開放格局的理念及目標。
堅持對外開放是中國經濟在過去三十多年取得成功的一條基本經驗。“十三五”規劃建議進一步指出,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全方位對外開放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以“開放發展”助推中國經濟“升級版”。
回首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在國民經濟瀕臨停滯崩潰、一缺資金、二缺技術的背景下,依靠本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力、自然資源等要素稟賦對接國外資本,通過將國外資金“引進來”并被動接受其“整編”,從而借力“他山之石”推動國內改革與經濟增長。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我國現已成為全球第一經貿大國、第一外匯儲備大國,在打造新型開放經濟體的姿態上,逐漸由過去一味強調“引進來”或者以“引資金”為主轉向了“兩并重”、“兩并舉”,即“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引資和引技引智并舉”。
“兩并重”與“兩并舉”,既是新時期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有效舉措,也是新常態下倒逼國內經濟提質增效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不但意味著在國內市場中內外資企業將被真正一視同仁,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公平競爭,更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將攜中國品牌、中國資本、中國技術“走出去”,主動整合國際資源、占領國際市場,從而變“全球品牌,中國制造”為“中國品牌,全球制造”、變“國際資本,中國市場”為“中國資本,國際市場”。例如,在基礎設施、高鐵、核電等領域,我國已形成集裝備制造、建設施工、投融資模式設計“三位一體”的“走出去”比較優勢,這也是我國當前大力推動“實體+金融‘走出去’”的底氣所在。在“走出去”、“與狼共舞”的過程中,中國制造必然面臨研發、管理、品質、服務全方位與國際接軌的客觀壓力,從而倒逼中國企業趕超國際先進水平、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
另一方面,“引資和引技引智并舉”著眼于優化“引進來”的結構,即在根據現實需要適度引進部分國外資金的同時,將我國“引進來”的重點聚焦于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管理經驗等“軟資源”。換言之,在融資的同時更重融智,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制造2025中集成電路、高端數控機床、機器人、新材料、新能源等重點領域涉及的關鍵共性技術、核心元器件、高端軟件、高端材料等,在引進基礎上消化吸收、創新再造,從而徹底彌補中國經濟、中國產業發展“大而不強”的系統性“短板”。
與全球生態治理、國際公共安全一樣,良好的全球經濟治理本質上也是一種全球性公共產品,各國需協同共進才能保證其有效供給。一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便意味著更強的能力、更大的責任和更艱辛的付出,通常來講,國際上的強國大國理應承擔更多的國際經濟義務。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中國謀求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其重要目標及實現標志,便是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以及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得到顯著提升。
當前,我國主動、深入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需要“軟硬兼施”,即一靠實力,二靠意識。“硬”實力方面,通過三十多年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發展厚積薄發,成為了全球經濟的“增量冠軍”和新興經濟體當之無愧的“排頭兵”,形成了資源、市場、制度等方面比較優勢,做好了為全球經濟治理貢獻更大力量的準備。“軟”意識方面,我國應大力弘揚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經濟治理新理念、新思維,逐步樹立作為全球發展中國家、新興經濟體“代言人”的角色,努力廓清自身所秉持的“互利共贏”理念與西方國家脫胎于殖民主義的全球化舊思維在立場、觀點、目標上的差異。
兩千多年前,我國儒家學說便提出“禮之用,和為貴”的和諧思想萌芽。建國后,我國在外交領域首倡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引領了國際交往、構建新型國與國關系的標準與風尚。近年來,我國又提出了對內構建和諧社會,對外睦鄰、安鄰、富鄰,以鄰為伴、與鄰為善的執政與外交理念。當前,經濟全球化總體趨勢不變但面臨的阻力和挑戰巨大,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崇尚的和諧理念有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構建和諧的全球治理體系,即通過共商共建共享構建更廣泛的新型利益共同體,倡導以平等與集體協商方式、機制和平解決國際事務,尋求互利共贏。這一思維模式與行為選擇,與當前西方國家不時顯露的“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等傲慢與偏見,以及崇尚“實力至上”、“零和博弈”的思維邏輯有著本質差異。
同時,我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作為發展中國家這一基本國情并未改變,這要求我國在深度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的同時,必須秉承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堅持量力而行、有所為有所不為。
當前,G20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多邊經濟合作、經濟治理機制及平臺之一,正處于由應對短期危機向構建長效治理機制轉型、從周期性政策向結構性政策轉向的關鍵時刻。我國把握G20轉型的契機,站在新興經濟體的立場角度,從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出發,有效發揮自身的國際影響力,積極發聲引導全球經濟議程,支持發展中國家平等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國際協調,必能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平等公正、合作共贏、平衡穩定的方向發展。( 高鵬 (中國財政學會投融資研究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經濟學博士)
熱門推薦
更多>我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開啟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之旅
法國:“黃色背心”在南特示威 現場混亂多人受傷
歷屆G20峰會會標長啥樣?
“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
凱特王妃到底有多少件藍色衣服?盤點凱特經典“藍衣”look
巴新加強安保 迎接APEC峰會
APEC領導人會議即將在莫爾茲比港舉行
千年古鎮靜候世界互聯網大會啟幕
中老鐵路貫通首個超千米隧道
滯留塞班中國游客開始登機回國
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五屆年會開幕式在京舉行
法國戛納秋季電視節開幕 中國擔任主賓國
傳奇之路:巴黎國際車展120周年
泰國民眾紀念先王普密蓬逝世兩周年
中國政府首批人道主義救災物資運抵印尼
國慶長假首日各地迎出行高峰
國慶升旗儀式在天安門廣場舉行
天津:達沃斯上的科技感


- “中國集結號”志愿者行動2018年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 卡舒吉謀殺案辦案遇阻:沙特拒絕將兩名嫌犯引渡至土耳其
- 暖心!圣誕老人向二戰老兵下跪:我們欠你們一個感謝
- 國際觀察:法國騷亂重創馬克龍改革
- 烏總統稱將廢止《烏俄友好條約》




- 多地密集“曬家底” 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成地方稅收新增長點
- 國資委談混改進展:超三分之二央企實現產權層面混合
- 統計局:8月份制造業PMI為51.3% 非制造業擴張步伐加快
- 工信部:7月配合立案查處“偽基站”違法犯罪案件21起
- 北京新機場明年通航 西站高鐵20分鐘直達


- 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10部好萊塢大片 續集撐起半邊天
- 盤點:十張圖回顧文娛圈2016那些事兒
- 2016年十大話題電影:調檔、口水戰、下跪——話題比電影還精彩
- 第53屆金馬獎即將拉開序幕 這些看點值得關注!
- 明星們的萬圣節:奧蘭多水果姐扮克林頓希拉里夫婦以假亂真 維密超模從天使到惡魔自由切換
24小時新聞排行
24小時熱評排行
獨家策劃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今天下午抵達新加坡,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在機場迎接。隨后朝方一行乘車前往下榻酒店。當晚,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與金正恩舉行了會談。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