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桑托斯 Nicolas Santo(烏拉圭)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用這句俗話表達中國和拉美國家的合作與互信。此次習主席對厄瓜多爾、秘魯、智利三國進行國事訪問是近三年來習主席的第三次拉美之旅,再次凸顯了拉美對中國的戰略重要性。中國會繼續加強與拉美關系,雙邊關系也會在各領域得到加強,拉美政府和企業都將迎來更多的中國機會。
從中短期來看,要想取得良好的雙邊合作成果, 拉美各國需要在以下幾點做好準備。
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再怎么強調都不為過。拉美地區領導人都知道,如果不能提高基礎設施投資,拉美在發展道路上就會舉步維艱。作為一個生活在中國的拉美人,我每天都在體驗中國無與倫比的基礎設施建設成果。
然而要實現基礎設施合作目標,首先,拉美地方工會可能需要克服短期利益的沖動,畢竟他們可能不太高興中國勞工出現在當地的工地上。其次,拉美國家領導人需要信守承諾,防止出現墨西哥高鐵項目毀約的情況。
拉美實際上是多樣化非常明顯的地區。正如著名教授羅伯特·曼戈貝拉·安格爾所說的,拉美這個概念是美國學者生搬硬造出來的,實際上并不存在。秘魯和智利是從中國崛起中獲益巨大的國家。智利有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貿易和投資專家,它的私營業也參與到中國企業復雜的商業活動中。
如果智利與中國兩國關系繼續朝這個方向發展下去,智利將成為拉美地區與中國經貿成功合作的典范。
秘魯外交官們的外交能力也非同一般。這是秘魯總統庫琴斯基在不到半年時間內第二次會見習近平主席。這次習主席訪問給秘魯一個絕佳機會來敲定幾個懸而未決的基礎設施項目。
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曾表示,習主席是該國迎來的最重要的外國領導人。這個重要性也體現了安第斯山地區的國家對這次訪問的期待。他們都希望通過拉美加勒比共同體(CELAC)等平臺分享習主席到訪的成果。
而對拉美地區的中小企業來說,中國就是希望所在。越來越多的拉美中小企業現在意識到,雖然因為自身規模不大很少選擇中國這條路,但是這條路將幫助它們走向繁榮。為了利用好中國帶來的發展機會,它們必須投入時間設計面向中國的發展戰略。
此外,拉美國家需要努力在中國建立起自己的品牌。目前除了智利“干露酒莊”和墨西哥“賓堡”之外,拉美地區基本沒有什么為中國消費者熟知的品牌。拉美企業加強在中國的實體存在將有助于增強本地民眾對拉美品牌的認知。拉美公司應該擴大在中國的落地,通過尋找更多的平臺和伙伴實現在中國的軟著陸。
作者為烏拉圭企業家,前佛山商務局國際部主任
(編譯: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