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塔什干12月12日電(記者任奇 潘夢琪) 烏茲別克斯坦-中國友誼協會副主席伊斯馬特·別克穆拉托夫12月5日在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表示,中烏友誼有深厚的歷史和民眾基礎,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在中亞地區未來還有“五大領域”可以繼續深化。
“中國與中亞地區之間的交流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歷史證明我們很信任中國人,中國人也信任烏茲別克斯坦,”別克穆拉托夫說,“中烏之間的友好鄰邦關系由來以久,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這種友好關系更是取得了實質性的建設成果。在經貿往來、基礎設施建設、產能合作、文化教育方面,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合作也在日漸深化。”
今年6月,習近平主席對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習近平主席與烏茲別克斯坦前總統卡里莫夫共同參加了由中國中鐵隧道集團負責設計、施工和采購的安帕鐵路甘姆奇克隧道的通車儀式。甘姆奇克隧道是目前中亞最長的隧道,其竣工通車解決了烏茲別克斯坦交通需繞道別國的窘境。
別克穆拉托夫認為,未來,中烏合作應著眼于“五大領域”。第一是希望中方能在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直接開展投資生產,帶動該國經濟的同時解決勞動就業;第二是在輕工業產品制造方面,烏方可以向中方學習,在進口商品的同時學習借鑒中方的發展模式;第三是在醫療領域,中醫在烏茲別克斯坦越來越受歡迎,在醫學領域上可以加強合作;第四是教育領域,中國的一些高等院校可以在烏茲別克斯坦以建立分校的模式,讓該國青年不出國門也能接受中國的高等教育;第五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研究,別克穆拉托夫提出,可以多以舉辦研討會、交流會的形式,讓中烏的相關專家學者探討“一帶一路”未來在中亞還有哪些領域可以開展合作、怎樣開展合作等問題。
在人文交流方面,目前,蘭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已與烏方聯合創辦了兩所孔子學院,分別是位于塔什干的東方學院孔子學院和撒馬爾罕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建立于2005年的塔什干東方學院孔子學院是全世界第一個孔子學院,別克穆拉托夫透露,自孔院開辦以來,“第一年就接收了30多個學生,慢慢到100個,到現在600個烏茲別克斯坦學生都在孔院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烏茲別克斯坦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從7歲到70歲的學生都有,60%是40歲以下的青年人”。
別克穆拉托夫本人就是中烏友好往來的實踐者。早在1987年,他便赴中國山東大學學習了一年漢語,回到烏茲別克斯坦后,別克穆拉托夫將在中國所學習到的文化帶給烏茲別克斯坦人。因為喜歡中國小品里的“畢姥爺”角色,他還給自己起了別名“畢老師”。他說,“如果有親戚好友咨詢孩子應該學習什么外語,我第一推薦的就是漢語,因為中國發展好,學習漢語一定有未來。”
(編輯:嚴玉潔 黨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