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渭南4月21日電 (蘇纓翔)富平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全縣總面積1242平方公里,轄16個鎮(街道),總人口82萬人,是陜西省第一人口大縣。
富平自然條件優越,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得天獨厚,是全國最優越的農業生態區之一。在積極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富平堅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中,努力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協調之路,在西部縣域地區發展中頗具典型意義。
果樹譜出鄉村振興新希望
近年來,富平尖柿基地進一步擴張,規模躍居全國第一,全縣柿子總面積達到36萬畝,掛果面積13萬畝,年產鮮柿25萬噸,加工柿餅6萬噸,產值40億元。富平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品質最優、科技實力最強、品牌最響亮的柿子生產基地縣。
為了提高當地柿農作物水平,富平縣電視臺專門舉辦農業專題節目,指導柿農開展柿子全營養平衡施肥,科學整形修剪、防治病蟲害等問題,進一步統籌整合農業農村系統的技術力量。
隨著富平柿餅知名度不斷提高,柿子文化旅游正在起勢。從柿子博物館到“小柿人”等文旅產品,“柿子文化”正逐漸成為富平文化的新代言。在2020年第六屆中國果業品牌大會上,“富平柿餅”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16.52億元,位居全國第59位。
柿子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提高,帶動力也明顯增強。在增加就業崗位上,柿子產業從業人數達12萬人之多,占全縣農業人口的20%,從業人數由原來的種植、加工、銷售,拓展到包裝、運輸、技術培訓、社會化服務等領域;在招商引資方面,近三年來,尖柿產業拉動固定資產投入近10億元。柿子產業的良好效益,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為當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作出了巨大貢獻。
富平柿餅種植工廠。富平縣美麗辦供圖
富平柿餅。人民網 蘇纓翔攝
奶山羊謀出產業規劃新格局
富平是“關中奶山羊”養殖的發源地和培育基地,也是全國羊乳加工最早的地區,被命名為“中國羊乳之都”“世界奶山羊產業發展示范區”,在全球奶山羊行業有“世界羊奶看中國、中國羊奶看陜西、陜西羊乳看富平”的美譽。
目前全縣奶山羊存欄76萬只,年產羊奶20萬噸;建有紅星、金牛、圣唐等羊乳加工企業6家,全產業鏈產值達80億元。已建成現代奶山羊產業示范園區4個,100只以上奶山羊養殖場(小區)、家庭牧場516個,千只以上30個;發展5萬只以上養殖大鎮2個、省級奶山羊良種繁育示范村20個,30只以上的適度規模養殖戶3000戶,建設機械化擠奶站168個。
除此之外,“富平羊奶粉”也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富平奶山羊成功入選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名錄,品牌價值高達62.91億元。
隨著奶山羊上百年的發展積淀,富平奶山羊產業基礎、發展特色極具優勢,已經初步形成集良種繁育、規模養殖、智能加工、現代流通、文旅融合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奶山羊食用特制飼料。人民網 蘇纓翔攝
紅星美羚生態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內的機械化擠奶站。人民網 蘇纓翔攝
廁改繪出美麗鄉村新風尚
富平縣先后成功創建全省農村衛生改廁示范縣,在村莊清潔行動上實現所有行政村全覆蓋,“三檔村”驗收命名示范樣板村59個、重點達標村130個、干凈整潔村79個,定制發放戶廁改造標識牌1.2萬個。
“我們在改廁工作中積極采用‘入庭入院入檐’標準,嚴把群眾認知、備案管理、技術質量、數字平臺管理、糞污資源化利用的‘五個關口’,全力推進農村衛生改廁工作。”富平縣縣委農辦副主任鄉村振興服務主任劉建雄告訴人民網。
小廁所,在建設美麗鄉村的道路上發揮出了大作用。王淑芳作為莊里試驗區三河村第一戶廁改村民,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改完(廁所)之后,方便多了,也干凈也衛生了,上廁所也不那么困難了。”
截止目前,富平累計完成衛生改廁9.9萬余戶,普及率為70.2%,并向37個整村推進村及13個農業園區配置糞污清運車50輛。
村民王淑芳家里的新廁所。人民網 蘇纓翔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