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7月5日電(記者 潘一僑 徐帆)6月28日晚,北京,國家體育場燈光璀璨、人聲鼎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以大型情景史詩形式,濃墨重彩地展現中國共產黨百年來走過的光輝歷程,在廣大觀眾中激起強烈反響,在社會各界引發巨大共鳴。
在國家體育場內做一部大型情景史詩般的舞臺作品對于主創團隊來說是前所未有的嘗試。那這場盛大的演出到底是如何創作出來的?耗時多久?參演人數有多少?克服了哪些困難?《偉大征程》文藝演出副總導演沈晨和演員朱晗在演出前接受了中國日報記者的采訪,為我們講述《偉大征程》文藝演出臺前幕后的故事。
沈晨是第一篇章和第二篇章的主要編創者,也是此次晚會的副總導演。據他介紹,此次文藝演出自去年七月鳥巢被確定為演出場地后,演出方案也創新性地調整為大型情景史詩,這不同于以往在人民大會堂的音樂舞蹈史詩的方式。他認為,只有用情景史詩,才能更加壯闊地、更加全面地把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通過全新的方式,展現在觀眾眼前,也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謳歌和表達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
朱晗是中央戲劇學院舞劇系的青年教師,他參演的是第二篇章《風雨無阻》中的重頭節目《戰旗美如畫》,以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為題材的情景合唱和舞蹈。據他介紹,這是一個利用舞臺效果特別多的作品,有翻屏、轉臺、多媒體,以及整體人員在T型舞臺上的交錯。所有演出的槍都是仿真槍,每把槍都在20斤左右,演員需要每天在烈日下去奔跑、去適應,才能呈現出完美的效果。
整場晚會分為“浴火前行”“風雨無阻”“激流勇進”“錦繡前程”四個篇章,綜合運用多種藝術手段,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壯美畫卷。
演員朱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說:“我覺得中國共產黨非常了不起,這個時代我們需要去懷念歷史、記住歷史、重走歷史、重塑歷史。我是江西九江人,江西是有紅色土壤的文化。我對故鄉、江西革命的感情是非常濃厚的。有中國共產黨來領導一個14億多人口的大國,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這非常不容易!”
副總導演沈晨告訴記者,場地內演員有近8000人,還有20多所高校組成的8000多人合唱隊。如此數量之多的演員匯總到一起,需要統一的指令,需要非常細致和縝密的安排,才能完成如此大型的廣場表演。沈晨表示,能出色完成這次演出的所有人員可以用三個詞來描述 :“共同努力、不怕困難、敢于奉獻!”
沈晨表示,過去十年,中國的文藝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蓬勃發展起來的。十年前,中國的文藝工作者可能還是在比較忐忑、緊張的狀態下,向世界人民表達自己的文化和夙愿。但今天無論是科技還是文化上,中國人應該是自豪而自信的。現在中國人民空前團結、愛國,這份自豪感和自信將是永存的。
(編輯:劉世東)
(潘一僑 徐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