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昆山10月29日電 (宮宏宇) 近年來,江蘇省昆山市錦溪鎮計家墩村正成為蘇滬許多城市居民周末休閑娛樂的打卡地。在江南村落的小橋流水旁,民宿、餐廳、書店等三十多個業態蓬勃發展,鄉村生活共創集群初現規模。
計家墩村。 宮宏宇 攝
“隨著農業機械化生產,務農人員減少了。年輕人到外地工作,村子里留下的大多是老年人,周圍許多村子都整村搬遷了。”計家墩村第一書記王慧其向“2021年中國有約A Date with China”國際媒體主題采訪團介紹十年前計家墩村面臨的“空心化”難題。
為了振興鄉村,2015年來,計家墩村開始進行鄉村改造,江南半舍民宿的創辦人吳春鳴就是這時回到家鄉的。“我發現家鄉的土地保持得很好,值得我回來建設。”為了開辦民宿,他邀請日本設計師,結合自然水系景觀設計房間。民宿周末還給游客提供烤肉燒肉等活動。
計家墩村的原住民注意到,這幾年村里增加了不少像吳春鳴這樣的“新村民”,年輕面孔越來越多。如,出生于城市的李小姐今年24歲,是計家墩村一家民宿的員工。從揚州來到昆山,她表示很喜歡這里寧靜安逸的鄉村生活。
計家墩村某民宿。 宮宏宇 攝
吳春鳴提到,“我們民宿現在給青年人提供包吃包住的服務,很多人來到這里開創業工作室,逐漸扎根在這里,有從海外回來的留學生,也有江浙滬地區的白領。”
此外,文化回流、技術回流、資本回流也推動了農民致富。2019年至2020年,計家墩村累計接待游客20萬余人次。吳春鳴稱,自己民宿80%的員工都是本村人,蓬勃發展的旅游業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就業機會。
從離開鄉村再到重回鄉村,吳春鳴動情地說,“鄉村曾經是帶給我苦難的地方,但修補后的鄉村還是很美的。通過改造,吸引人才回流,產生一批新的鄉村青年人,這就是鄉村振興的魅力所在。”(完)
(宮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