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劉佳)距離北京冬奧會的到來,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冬奧會的“火種”讓冰雪旅游“燃”了起來。記者從各大旅游企業了解到,滑雪場已經成為度假目的地,同時,“北雪南移”的趨勢也逐漸明顯,冰雪活動在南方不斷“升溫”。
冰雪游熱度被“點燃” 滑雪場成為度假目的地
隨著冬奧會進入倒計時,滑雪成為了越來越多年輕人心中“當仁不讓”的冬季必體驗項目,中國消費者的滑雪需求也由歐洲、日韓轉向國內。攜程數據顯示,張家口、長白山、亞布力、松花湖、北大湖等集滑雪、度假為一體的滑雪場地備受歡迎,超30%的一二線城市游客選擇在雪季來臨前預訂滑雪產品。
近些年,國內滑雪度假區配套設施日益完善,滑雪場不僅是運動場,已經發展成為度假目的地。去哪兒數據顯示,2021年滑雪季開板后,四成以上游客住宿時間超2晚,國內各大滑雪場周邊酒店的平均入住價格為401元,比2019年同期貴了20元左右。
同時,“北雪南移”的趨勢也逐漸明顯,冰雪活動在南方不斷“升溫”,滑雪已不僅僅是北方人的專屬。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6500家滑雪相關企業,其中廣東省有500家以上的滑雪相關企業,數量排名位居黑龍江、吉林和遼寧三省之前。此前,馬蜂窩發布了2021冬季十大熱門滑雪場,分別是松花湖滑雪場、亞布力滑雪場、云頂滑雪場、萬龍滑雪場、西嶺雪山滑雪場、云上草原星空滑雪場、神農架國際滑雪場、可可托海國際滑雪場、長白山萬達國際滑雪場、廣州融創滑雪場。其中,南方的滑雪場占據四席,兼具規模與特色的南方滑雪場,讓南方人無需遠行,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在雪中縱橫飛馳的樂趣。
“酒店+”微度假玩法迭代升級 “南下避寒”受關注
除了冰雪,溫泉這個“季節限定”元素的融入,正加速冬季旅游市場的持續升溫。每逢冬季,低溫天氣催熱了一批又一批溫泉度假酒店和海島度假酒店,“酒店+”微度假的玩法也在迭代升級。
現在的溫泉度假酒店除了可以泡湯,還能兼顧室內休憩、療養,室外賞景、運動等多維度假需求,避寒僅僅是溫泉度假酒店最基本的功能。書屋、茶室、咖啡館、私人影院、露營營地等配置的加入,拉高了游客的期待值,周末或小長假去溫泉酒店度假正引領著一股新潮流。 同程旅游數據顯示,廣州、北京、南京、成都、重慶等地的主要溫泉度假區位居全國前列。其中,廣東、江蘇等省份不僅擁有豐富的溫泉資源,而且對溫泉養生文化的社會認知度較高。對于部分具有資源優勢和品牌影響力的溫泉度假目的地來說,不僅僅受到本地居民的熱捧,對于跨地區旅行者也具有較大的刺激作用,帶動起了周圍省份溫泉度假消費。
除此之外,氣候宜人、溫暖如春的一些南方城市在冬季也充滿吸引力,游客對于“南下避寒”的旅游產品也展現了高度關注,海島度假酒店成為避寒旅游的一大熱選,“海島度假酒店+當地玩樂”的產品組合讓游客得以收獲雙倍的快樂。途牛旅游網相關負責人表示,“酒店+”度假模式突破了酒店單品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補償了游客暫緩遠游的缺憾。基于目前的市場現狀,這類酒店有望在元旦前后迎來出游高峰。
體育旅游市場潛力逐漸顯露 玩法日趨多樣
在北京冬奧會的影響下,更廣泛的體育旅游市場潛力也在逐漸顯露。攜程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徒步登山、露營、水上運動、騎行等戶外運動旅游的人次同比去年增長110%。馬蜂窩體育相關內容占總內容比例較2020年同期上漲近49%,周末用一場體育運動來釋放工作壓力,結交同好,甚至“為一項運動,赴一座城”在年輕人當中已蔚然成風。
疫情之后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視,也使得徒步、爬山、馬拉松等既鍛煉身體又貼近自然的項目收獲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除了傳統運動,還有更多年輕人把目光投向了深潛、沖浪、跳傘等新興體育項目,在玩法上也日趨多樣。
馬蜂窩聯合創始人、CEO陳罡表示,“旅游市場的業態已經從單一的門票經濟和觀光經濟,走向了體驗經濟和個性經濟,旅游業態正在不斷更新迭代,文旅融合是大勢所趨。文旅產業格局發生變化、主力消費群體更加年輕、消費水平更高、消費場景越發個性化,旅游服務者要洞察游客的偏好,推動供應鏈提供精準的個性化產品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