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3月28日電 英國《衛報》近日發表了資深國際新聞編輯朱利安·伯格(Julian Borger)的一篇文章,指出俄烏軍事沖突正在讓全世界分成兩大陣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民主國家將以是否支持烏克蘭作為是否是民主國家的標準,而支持俄羅斯或是不表態的國家則成為遭孤立的陣營。
3月24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歐洲理事會上發表演講,聲稱世界各國要“決定和誰在一起。”隨著俄烏沖突加劇,世界正在分裂,讓各國不得不做出選擇。
在俄烏沖突越來越長的情況下,支持和反對俄羅斯的陣營越發明晰起來。在聯合國大會譴責襲擊和呼吁停火的決議投票則193個成員國分成兩大陣營。
文章指出,大多數支持該決議的國家是民主國家,符合美國總統拜登所謂的世界正走向民主與專制的決定性斗爭的外交觀念。“我們西方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團結一致,”拜登在美國總統首次出席的歐洲理事會會議上宣布。
美國官員很樂意地看到,俄烏沖突將美國在歐洲和太平洋的盟友(包括日本、澳大利亞、韓國和新西蘭)團結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全球民主聯盟。
一位美國官員指出,烏克蘭危機不僅讓各民主國家摒棄前嫌,有深遠意義,還讓歐亞大陸團結在一起。此外,該官員還有意將中國帶上,認為美國的亞洲伙伴不希望烏克蘭成為印太地區解決問題的榜樣。
文章還指出,除了西方的“民主聯盟”,聯合國還有相當多的國家仍然持中立態度,其中包括兩個人口占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大國——中國和印度。還有一些國家只是批評俄羅斯的軍事行動,但沒有對俄羅斯作出制裁。
外界認為,澤連斯基提出的站隊問題是專門針對匈牙利的。此前,匈牙利政府投票支持聯合國決議,譴責對烏克蘭的襲擊,卻一直堅決反對能源制裁、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甚至不允許援助武器過境。澤連斯基在講話中警告匈牙利政府:在不斷增加平民死亡數量面臨,“沒有時間猶豫。要做出決定。”很明顯,他很清楚當前執政的匈牙利政府正面臨反對派的強烈挑戰,后者利用匈牙利政府對烏克蘭立場模糊而在國內受批評,指責政府“給匈牙利帶來了恥辱”。
在聯合國安理會上,美國及其盟國對阿聯酋的行為尤為惱火。作者指出,阿聯酋一貫被視為是美國在中東的可靠盟友。事實上,阿聯酋執政穆罕默德·本·扎耶德·納哈揚更多地與?俄羅斯有共同理由,反對該地區的激進伊斯蘭和西方民主化。阿聯酋王儲拒絕了拜登的電話,并在一周前邀請敘利亞總統阿薩德訪問,激怒了美國。作者認為,阿聯酋的這些舉動會讓其遭到美國及其盟友的孤立。
另一個的搖擺不定的國家是是印度。印度是民主大國中不反對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軍事行動的國家。印度莫迪政府不僅在聯合國投了棄權票,甚至對烏克蘭正在發生的災難平淡描寫,也不點名俄羅斯。此外,印度還在想辦法建立盧布-盧比交易機制,幫助俄羅斯避開美元主導的制裁。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主任米拉·拉普·霍珀(Mira Rapp Hooper)表示,美國政府期望印度政府做出回應,但表示印度的態度不太可能一直如此。她認為,在聯合國投票時,印度對當前危機的立場至少不令人滿意。不過,他認為這樣的情況完全不意外。
對印度來說,烏克蘭戰爭是一場戰略性噩夢。長期以來,印度一直將俄羅斯和在此之前的蘇聯視為最后的安全伙伴。俄羅斯的軍事冒險誤判增加了俄羅斯對中國的依賴,令人懷疑俄羅斯在中印邊境未來爆發時沖突的決定。
霍珀認為,印度現在要嚴肅而艱難地思考其對俄羅斯的軍事依賴問題,并指出,美國應該幫助印度擺脫這種依賴。美國未來要與印度保持密切聯系,想辦盡法拉攏它,讓它能繼續擁有戰略自主權。
在全球對立陣營之間的界線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希望通過經濟相互依存的全球化來傳播和平是站不住腳的。現在槍聲已響起,政治意識形態分歧所形成的影響正在變成更為強大的力量。
(編譯:王旭泉?編輯:黨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