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8月10日電 據美國國會山網站報道,新冠肺炎疫情、猴痘和嬰兒配方奶粉短缺,它們只是聯邦政府在過去幾個月和幾年中面臨的公共衛生挑戰中的幾個。盡管聯邦政府對這些挑戰做出了回應,但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和現任總統拜登執政期間,兩黨都對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等機構提出了批評。
組織僵化 科學指導嚴重缺乏透明度
關于美國疾控中心因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而進行的內部審查的報告揭示了一系列擔憂,如僵化的財務結構、缺乏收集公共衛生數據的權力以及對科學指導的審查過程過于冗長。在大流行期間,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也被批評未能以考慮現實世界影響的方式傳達其科學指導。
另據《科學》雜志8月4日刊文稱,在新冠大流行期間,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科學家們審查了大量與大流行相關的測試、藥物和疫苗。然而,長期以來的保密慣例使FDA無法與其他國家的監管機構分享許多這些分析及其背后的數據,尤其是與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監管機構。那些資源受限的國家相關信息主要來源一直是世界衛生組織。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必須通過改革其過時的、限制信息共享的做法,展示對全球公共健康的承諾。
不應放棄對慢性病的關注 成為純粹的傳染病應對機構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不應放棄對非傳染性疾病的關注,使其成為一個純粹的傳染病應對機構。在美國,絕大多數的死亡都是由可預防的慢性疾病造成的。在美國每年4.1萬億美元的醫療保健支出中,90%用于慢性病和精神疾病患者。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核心任務不僅是廣泛促進健康和預防疾病,而且它的工作還確保美國人對新冠肺炎疫情等緊急情況更有韌性。最近的一項研究估計,三分之二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都與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和心力衰竭有關——這些都是可以預防的慢性疾病。
另據,美國國家公共電臺網站(NPR)8日報道,華盛頓州立醫院協會首席執行官卡西·薩奧爾(Cassie Sauer)稱,新冠疫情在加劇了護理方面的差距的同時,也使衛生保健系統不堪重負,造成全面延誤和中斷。美國癌癥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首席病患官阿里夫·卡馬爾(Arif Kamal)博士表示,預防性服務和早篩——不是衛生系統的“利潤率最高的活動”——已被置于次要地位。
卡馬爾說:“例如,在過去兩年中,美國估計約有600萬婦女錯過了常規的癌癥篩查。”包括檢測乳腺癌的胸部x光檢查,及用于檢測宮頸癌的巴氏涂片檢查。他擔心,一、兩年后,醫生將開始在癌癥的后期階段發現癌癥,因為錯過了篩查,這使癌癥更難治療或治愈。
食品安全不應從FDA的使命中剝離
文章指出,不良飲食已經超過吸煙,成為美國死亡的主要風險因素。近一個世紀以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使命包括監督食品安全。積極處理過多的鈉和糖的添加,同時在食品標簽上定義“健康”一詞,應該是該機構的首要任務。和它監管的煙草一樣,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首先需要履行其作為公共衛生機構的使命,監管這兩種主要的疾病風險因素。
應對緊急情況無力 公共衛生基礎設施依然缺乏
文末提到,美國政府應該追求的一個政策目標是加強公共衛生基礎設施,使其有能力應對廣泛的挑戰。這需要對州和地方進行可持續的長期投資,同時也需要恢復聯邦政府的領導地位。
然而,對于這點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前局長戈特利布(Scott Gottlieb)上個月在《紐約時報》上刊文稱,美國缺乏能夠應對猴痘和新冠疫情等公共衛生緊急情況的聯邦基礎設施。
他認為美疾控中心在如此危機的背景下進行自我改革是非常困難的。他還透露,在與國會議員的對話中,無論是什么黨派,他們對推進疾控中心改革的興趣不大。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統計,截至當地時間9日,美國猴痘累計確診病例已達到9493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現任局長羅伯特·卡利夫(Robert M. Califf)近日表示:“最近幾周,猴痘病毒繼續以迅速傳播,很明顯目前的疫苗供應將無法滿足當前的需求。” 美國舊金山抗議者表示,自己確診后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并且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仍在預約接種疫苗的名單上苦苦等待。他們感到“被政府拋棄了”。
隨著美國中期選舉的臨近,要求改革和政府監督國家聯邦公共衛生結構的呼聲可能會越來越高。在考慮重組或重新分配職責的同時,聯邦政府應注重加強其領導能力,以應對所有突發的和長期存在的公共衛生挑戰。
(編譯:馬芮 編輯:韓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