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9月8日電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9月7日發布的調查數據發現,2021年,近22%的美國成年人接受了心理健康治療,高于2019年的約19%。美專家表示,心理健康服務很重要,但不足以真正保護公眾的心理健康。政府需要在流行病、住房危機、氣候危機、槍支暴力、種族主義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新冠肺炎心理健康測量工作組成員、精神流行病學家卡利奧佩·霍林格(Calliope Holingue)說:"新冠大流行引發了一場關于需要照顧自己的重要對話,在美國整個人口中,我們看到這一點得到了體現。”
總體來看,在美國疾控中心報告中,心理健康治療的增加主要是由45歲以下的成年群體推動的。2019年,18至44歲的成年人接受心理健康治療的可能性最小。但在2021年,該年齡段近四分之一的成年人(超過23%)接受了心理健康治療,比2019年增加了近5%。
該報告還發現,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女性接受心理健康治療的可能性始終高于男性,每年的差距超過10%。2021年,超過四分之一的女性(29%)報告接受了心理健康治療,而男性只有不到五分之一(18%)。
世界衛生組織呼吁關注全球焦慮和抑郁“大規模”增加的問題。根據一份科學簡報,在大流行的第一年,患病率飆升了25%。霍林蓋說,特別是在美國,在疫情暴發的頭幾個月里,在恐懼、不確定性和變化中,“精神痛苦達到峰值”。這種情況已經逐漸減少,但仍有揮之不去的影響。例如,到2022年,藥物過量死亡一直持續在創紀錄的高水平。
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所長諾拉·沃爾科夫博士(Dr. Nora Volkow)說:“新冠大流行加劇了許多社會壓力源,我們知道這些壓力源會增加藥物使用和精神疾病的風險,同時非法藥物供應也會發生重大變化。”“對許多人來說,毒品和酒精問題最初是為了治療其他心理健康癥狀而進行的自我治療。有一半的藥物使用障礙者在某種程度上有其他精神疾病,反之亦然,”她說。“支離破碎且難以獲得的精神衛生保健意味著這些疾病和成癮往往得不到治療。”
種族間心理健康治療存在較大差異
霍林格博士表示,遠程醫療的普及擴大了治療選擇——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報告,美國白人群體接受心理健康治療的可能性始終高于其他任何種族或民族群體。超過30%的白人報告稱在2021年接受了心理健康治療,相比之下,黑人、西班牙裔和亞裔的這一比例分別為15%、13%和11%。
除了新冠病毒,在2020年和2021年,在喬治·弗洛伊德去世后,反亞裔仇恨犯罪以及針對警察暴行和種族主義的抗議活動有所增加。2021年4月,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羅謝爾·瓦倫斯基博士(Dr. Rochelle Walensky)宣布種族主義是嚴重的公共衛生威脅。
但由于經濟不平等和缺乏多樣化的提供者等原因,有色人種獲得心理健康服務的能力較低,霍林蓋說。
美國青少年群體心理健康問題需關注
美國疾控中心的其他研究表明,新冠疫情也對兒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與2019年相比,2020年12至17歲的美國青少年因精神健康問題去急診室的次數增加了31%。2021年初,青春期女孩的自殺企圖比2019年高出50%以上。
2021年底,美國衛生部長維韋克·穆爾西(Vivek H. Murthy)也發布了一份咨詢意見,警告新冠大流行對青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并提到 "最近覆蓋全球8萬名青年的研究發現,大流行病期間抑郁和焦慮癥狀增加了一倍,25%的美國青年出現了抑郁癥狀,20%出現了焦慮癥狀。”
該中心的數據是由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進行收集,作為全美范圍內健康調查的一部分。如果在過去的12個月里接受過心理咨詢或治療,或服用過治療焦慮、抑郁、注意力集中、行為或其他情緒的處方藥,就被認為接受過心理健康治療。
霍林格說:“雖然心理健康服務真的很重要,但我認為在社會層面上,它們不足以真正保護公眾的心理健康。”“需要政府在各個層面對導致這種不良心理健康的原因做出更大的承諾。其中包括正在發生的流行病,也包括住房危機、氣候危機、槍支暴力、種族主義等。”
(編譯:馬芮 編輯:韓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