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月15日長沙訊 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作為經濟大省、能源消費大省以及新能源產業大省,發展分布式光伏優勢明顯。日前,湖南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長沙舉行,湖南省政協委員、長沙市政協副主席陳劍文建議打破隔墻售電壁壘,加快建立健全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機制。
陳劍文介紹,湖南是能源消費大省,但經濟發展對外部能源的依存度較大,連續三年超過80%。從能源供應的分類來看,傳統能源依然是主流,太陽能、風能等綠色能源供應相對缺乏。以光伏發電為例,湖南在全國處于中游水平,但對比沿海省份,仍存在較大差距。
2017年,國家下發《關于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明確鼓勵試點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2021年,國家下發《關于推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堅持系統觀念,進行增量配網試點,支持分布式電源開發建設和就近接入消納。2022年,湖北、浙江等先后出臺相關政策,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化交易。
陳劍文深入調研了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集群優勢明顯的寧鄉高新區,對園區光伏發電的現狀進行了分析。目前,寧鄉高新區先后獲批國家節能環保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全國電池產業集群示范區、國家火炬儲能材料特色產業基地、湖南省儲能材料特色產業園區。作為長沙市先進儲能材料產業的牽頭園區,擁有儲能材料整條閉環產業鏈。近年來,已聚集弗迪電池、杉杉新能源、邦普循環等一批產值過百億的骨干企業,發展態勢較好。
“但通過走訪調研,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一方面,能源成本普遍偏高。此類企業能源需求逐年增長、能耗成本居高不下,高電價讓企業負擔沉重。另一方面,光伏發電余量無法就近交易。園區很多企業都有建設光伏發電計劃,但光伏發電余量無法就近交易,即無法隔墻售電。”陳劍文說。
在“雙碳”背景下,如何進一步加快推進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助力湖南優勢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
陳劍文建議由省發改委(省能源局)牽頭,組織省電網公司及相關部門單位組建專班,開展相關政策研究工作。建立交易機制,以立法或政策形式明確在省內建立健全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機制,探索開展新能源就近直接交易。
推進先行先試,以省內重點打造的“新三樣”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集群所在的寧鄉高新區、寧鄉經開區等工業負荷大、儲能產業聚集的工業園區積極探索試點,試行園區內光伏、風能等綠色電力發電余量就近點對點交易給域內龍頭企業,實現隔墻售電。
明確主體責任,在建立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機制的同時,建議增加分布式能源配套儲能要求,確保電網安全運行,強化分布式發電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五是加強協同創新,考慮省內已經獲得增量配網試點的地區,比如望城經開區,已經具備一定體制機制創新基礎,可在隔墻售電、源網荷儲一體化等方面考慮綜合施策、一并推進。(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馮志偉 朱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