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2月9日電 今年以來,眾多機構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強勁的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超預期復蘇,促使海外資本持續加大投資,幾乎沒有機構再懷疑中國股市今年將大放異彩。
英國《金融時報》2月8日報道稱,2023年迄今為止,外資通過香港“滬港通”買入兩市股票的金額已飆升至1410億元人民幣,是2021年同期紀錄的兩倍多。“滬港通”機制于2014年啟動,是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
法國興業銀行亞洲股票策略主管弗蘭克·本茲拉說:“自滬港通啟動以來,這是驚人的數據。”
他補充說,一些外國投資者花了些時間來了解中國經濟復蘇的力度以及今年將得到的政策支持,“現在資金真的回來了,因為市場已經確信2023年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年。”
文章說,中國最新的經濟數據——包括中國制造業3個月來首次增長——增強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發展的信心。周二,評級機構惠譽(Fitch)將其對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從4.1%上調至5%。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首席投資官馬克·海費爾表示:“過去一周的經濟數據和發展突顯了我們對中國的樂觀前景。”
荷蘭國際集團(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彭藹嬈表示,“全球資產管理公司(對中國股票)的第一批配置已接近完成”,隨著更多經濟數據出爐,全球資產管理公司預計將再次考慮把資金分配在中國資產上。
另據美國財經媒體CNBC網站報道,近期中國經濟超預期復蘇匯聚全球目光,海外資本正以2018年來最猛勢頭涌入中國資產。
基金追蹤機構EPFR Global的數據顯示,在截至1月25日的前四周內,海外基金經理向A股投入13.9億美元,同期向港股投入的資金也高達21.6億美元。
EPFR的量化策略經理Steven Shen表示,主動型基金經理對中國股市的樂觀程度已升至五年來最高,而且在短時間內,預計會有更多主動型基金的資金流入。
文章說,中國重新開放的利好不只是吸引了資本流入,投資業人士也開始訪問中國。
今年1月,雪牛資本首席執行官泰勒·奧根和他的團隊在深圳開設了一個研究辦公室。
奧根說:“我們對中國研究得越多,我們就更需要在中國進行研究。”
(編輯:齊磊 劉世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