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蒙自市草壩鎮的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格外熱鬧。田埂上,農技人員在指導機械插秧的要點,群眾在認真觀摩學習,大家齊心沖擊百畝連片畝產1200公斤目標。
2017年,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正式投入使用。當年,袁隆平來到示范基地查看稻穗的數量和飽滿度,勉勵大家強化技術措施,以示范基地輻射帶動當地提高糧食單產。
草壩鎮是蒙自市的水稻主產區,氣候、水利條件好,有沖擊水稻高產潛力。在科研工作者和農技人員合力下: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曾連續4年平均畝產超過1100公斤,2022年小面積畝產達1205公斤……
蒙自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楊柳梅是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的項目負責人。在去年理論測產畝產達1200公斤、隨后小面積測產畝產達1205公斤時,大家在稻田里興奮地跳了起來。楊柳梅說,這證明了該雜交組合具有高產潛力。
在今年的水稻移栽現場,來自蒙自市各鄉鎮、街道的70余名涉農人員參加了移栽秧苗的現場觀摩。“目的是推廣精確定量栽培技術,提升水稻畝產。”楊柳梅說,當地雜交稻常規栽培管理技術下的平均畝產在750公斤左右,示范基地采用的精確定量栽培技術模式畝產達1000公斤以上,如果按照精確定量栽培技術規程進行推廣運用,將對糧食增產起到積極作用。
“高產是目標,我們一直在追求高產、更高產。”云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楊從黨說,目前精確定量栽培技術已達到一定水平,示范基地在挖掘品種高產潛力的同時,還將運用“氮肥后移”“前控后促”等方式實現高產。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