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4月27日益陽訊 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樂安鎮尤溪村地處安化縣南端的偏遠大山深處,是典型的高山脫貧村。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2021年5月,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向尤溪村派駐鄉村振興工作隊,開始了對尤溪村的鄉村振興幫扶工作。
作為一所藝術類院校,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在文創產品設計與制作、文化傳播上有著顯著優勢。如何發揮文化優勢助力鄉村振興?這是幫扶工作一開始就需要思考的問題。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首先思考解決的便是“以文促產”的難題。“村民們普遍認為依靠文旅產業的發展能夠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但是我們覺得在尤溪村發展非常困難,尤溪村離城區較遠,群山環繞,交通上沒有優勢,旅客出行極不方便。”2021年,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駐尤溪村鄉村振興工作隊經過了四十天調研后決定不走文旅產業的發展路徑。
雖然尤溪村山高路遠,不合適發展文旅產業,但駐村工作隊在四十天調研中,發現尤溪村茶園、蔬菜等種植業和養豬、養牛養殖業都有一定基礎,稍加整合便可形成產業規模。經過多次討論,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決定整合尤溪村現有種養業資源,利用文創+文化傳播的方式推廣好宣傳好“村中好物”,讓“村中好物”走出去,以走出去帶動產業生根,走出一條以文促產的產業振興新路子。
“基于尤溪村實際,我們在制定鄉村振興工作隊工作計劃中,明確提出要打造以黨建+合作社+社會資金+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打造農產品生產、研發+網絡IP打造+線下體驗店的品牌運營模式,打造集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尤溪村農業合作社”。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駐尤溪村鄉村振興幫扶工作隊隊長吳寶善說。思路明確后,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駐村工作隊說干說干。
面對產業資源不集中的情況,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駐村工作隊和尤溪村村支兩委立足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實現農戶抱團發展,同時駐村工作隊積極聯合安化縣本土的“秀峰專業合作社”、“松間谷專業合作社”、“中華家庭農場“、“愛華農業生態有限公司”等新型經營主體統一對外打造“四季尤喜”農副產品品牌,既助力產品品牌化、規模化發展,也確保農戶農產品兜底收購、農民解除種植顧慮,真正達到產業增值、集體增效、群眾增收的效果。
產品質量是產業長久穩定的生命線。為了保障從農戶手上收上來的農產品質量,駐村工作隊還組織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統一向農戶提供辣椒、蔬菜、花生等農產品的種植技術,以標準化的種植助力合格農產品生產。
銷路是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 幫扶工作中,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一方面利用學校文化設計的優勢,號召學校老師學生根據產品類別義務為尤溪村的7個系列農產品設計特色包裝、特色形象、特色造形,讓文創賦能產品價值。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老師學生為尤溪村設計的大米包裝。湯佛 攝
“四季尤喜的產品不僅可以吃,還耐看,自己吃、送人都拿得出手。”一位經常采購尤溪村農產品的長沙顧客評價道。
另一方面,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利用學校文化傳播上的優勢,在大山里建立了“振興中的尤溪”直播間、打造“振興中的尤溪”宣傳平臺,為村民們"帶貨",讓全國各地顧客都能買到尤溪村農產品。
“歡迎來到尤溪村直播間!”每天晚上,尤溪村總能向全國各地傳出安化大山深處的好聲音。學校針對村子離城區較遠的情況,在村子附近較大的集鎮梅城和益陽城區創辦了兩家實體展示店,開拓銷售渠道、及時保障售后服務。完善的產、銷、售后鏈,有效解決了尤溪村特色產品銷路難的問題,村集體經收入從2020年的5.18萬元躍增到2022年的48萬元。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陳鴻俊表示,在拓寬農副產品銷售渠道上,下一步,學校除了要加強對本土鄉村直播帶貨主播的培養,同時還將選派學校相關專業優秀學生入駐直播間開展直播帶貨專業實踐活動,推動尤溪村鄉村振興直播帶貨工作再上新臺階,持續促進農民增收。
尤溪村鄉村振興館一角。湯佛 攝
2023年3月8日,尤溪村鄉村振興館正式開館,該館展廳面積400余平方米,以“印象尤溪”為主題,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后,尤溪人傳承特有的傳統梅山文化,以“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氣勢在重重大山中實現了尤溪人從貧困到溫飽的蛻變、從溫飽到小康的嬗變,從小康再到鄉村振興的偉大變化,充分體現了幾代尤溪人敢于斗爭的氣質,是集村史文化、農耕文化、傳統文化于一體的展示平臺。
鄉村振興館的建設讓村民們有了心中的文化地標。在這里,村民們可以看到尤溪“昨天”的故事,讓尤溪人記住鄉愁,激發年輕一代建設尤溪的決心。在建設鄉村振興館時,群眾自發捐獻農耕文化物件達到68件,許多年輕人同時發揮自身智慧,利用自身文化優勢參與編寫尤溪村村史。
“第一次系統的知道尤溪發展,先輩們的艱辛,感到很光榮,我也要努力為家鄉做貢獻,不負先輩們的付出”,參與鄉村振興館建設的80后青年龔少輝說道。
一個鄉村振興館,也是一堂“拒絕等靠要”的思想課,一個點燃村民致富斗志的引擎。
“村子是我們村民的,生活是我們自己的,不能全靠上面扶,不能全靠工作隊,以前的祖輩,不也是一家幾口埋頭苦干、一代接一代才讓生活越來越好”。參觀完鄉村振興館,村民余小平感慨道。
越來越多的村民,從鄉村振興館汲取奮斗的精神,更好地立足當下努力拼搏,讓生活越來越好,讓尤溪發展壯大,讓尤溪文明源源不斷。在美麗屋場建設中,村民們主動投工投勞,修建兩座蓄水池,改裝閑置房,用于打造村民議事室,全村廁所改造全部完成,完成20公里產業路建設……
如今,在尤溪村時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村民們認真地在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產業車間為當地特產紅皮小籽花生裝袋貼簽,又自己種花生賣給合作社,又在合作社務工拿工資,實現一顆花生,兩份收益。(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馮志偉 朱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