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 “發言人來了”新聞發布活動在臨夏州舉行。“十四五”以來,臨夏州緊抓基礎設施、重大產業、公共服務以及生態治理四方面項目建設,共實施重點項目1248個,完成投資82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連續三年領跑甘肅省。
一、構建基礎設施體系,以項目大建設推動基礎設施大提升。蘭永臨、永大、臨康廣、臨大、安臨一級5條高等級公路相繼開工建設,雙達高速、臨夏市環城北路、臨夏市(四家咀)至和政縣(三岔溝)二級公路、臨夏縣環湖公路和折雙公路建成通車,蘭合鐵路加速建設、臨夏機場有望“十四五”時期全面開工,即將結束臨夏州鐵路機場“雙空白”的歷史,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
二、落地一批具有帶動性的產業項目,激發內生動力。食用菌、金銀花、樹莓等特色種植產業落實落地;凱帝斯電梯、藜麥加工產業園、上海電氣光伏支架、永靖縣馬世基電纜、康樂縣康成東業玻璃加工生產線等多個工業項目建成投產;文旅產業活力迸發,建成全長286公里的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串聯6處4A級旅游景區、5處3A級旅游景區、2處2A級旅游景區,100余處其他各類景點。布局開發康精品線路,開發建設休閑街區推動“吃住行游購娛”全面提檔升級,打響叫亮“河州味道·臨夏美食”品牌。
三、加大公共服務項目建設,努力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累計改造棚戶區7.4萬套、老舊小區1.4萬戶,拓通城市斷頭路37條,新增公共停車位1.8萬個,縣域發展環境得到改善。教育衛生短板加速補齊,州縣鄉村四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面建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增加1830張,新增學位供給3萬個,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分別達到96%、98%、86%。
四、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生態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擦亮底色。縱深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蘭西城市群生態建設,全方位、全流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治理。臨夏州在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的能力不斷提升,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53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14.27%。持續推進水源地保護和水污染防治,8縣市城區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5個省列園區、10個重點鎮污水處理設施全面建成運行,各縣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97.22%,歷年水質優良率均達到100%。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進,深入實施農村廁所、垃圾、風貌“三大革命”,全州累計改造衛生戶廁19.6萬座,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廢舊農膜回收率、秸稈飼料化利用率分別達到85.7%、83.3%、85%。
最后魯澤表示,今年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臨夏新篇章的起步之年,也是“十四五”發展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站位新起點、聚焦新目標,臨夏州將貫徹落實省委構建“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實施“四強”行動部署,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臨夏。
(攝影:高悅)
(中國日報甘肅記者站 馬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