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中國日報》推出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第三期整版專題。
中國日報7月1日長沙訊(記者 馮志偉 朱友芳)跨越山海,“湘”約湖南。6月29日至7月2日,第三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在長沙舉行,世界目光再次聚焦湖南。乘著中非經貿博覽會的東風,湖南與非洲往來日益密切、合作規模持續擴大,成為中國地方層面對非經貿合作的橋頭堡,推動中非共建“一帶一路”邁向新高度。
博覽會成為中非深化合作的“助推器”
本屆中非經貿博覽會顯現強大的“磁吸效應”,參展商達1500家,較上屆增長70%,展覽商品數量更多、展示內容更加豐富,觀展人次預計將突破10萬,并且首次設立中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成果展、中非婦女創新創業成果展。
6月29日,第三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暨中非經貿合作論壇在湖南長沙開幕。 辜鵬博 攝
大會同期舉辦各類活動近40場,包括開幕式暨中非經貿合作論壇、經貿對接、專題研討和地方專場活動等,涵蓋綠色基建、海關檢疫、醫藥衛生、農食產品、輕工紡織、產業園區、婦女青年、職業教育等領域。
本屆大會集中發布了一批新的合作項目、協議和成果。此外,中非貿易指數、中非經貿關系報告、人民幣在非洲使用報告等20項成果也在會議期間向社會公布。
中非婦女創新創業成果展。辜鵬博 攝
“我想向中國網友推介非洲的博士茶,請你們品嘗不一樣的味道……”6月28日,在湖南長沙參加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的南非駐華大使謝勝文在非洲好物網購節活動中體驗直播帶貨。“南非與中國友誼深厚,往來密切,合作前景廣闊。我們期待與中方一道,創造更多互利共贏新機遇。”謝勝文說。
舉辦電商直播式的非洲好物網購節,舉行中非醫藥健康發展論壇,非洲產業園推介對接會、加強中非新能源合作……兩年一屆的中非經貿博覽會,已成為中非經貿深化合作的“助推器”。
從建成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范園到打造非洲非資源性產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從建設中非跨境人民幣服務中心到探索對非易貨貿易,湖南以中非經貿博覽會為契機,推動與非洲國家之間的經貿合作向更深層次發展。
中非“一帶一路”合作邁向新臺階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確義利觀提出十周年。10年來,中非雙方密切合作,一大批重點合作項目有序推進,中非貿易額和中國對非洲的投資額穩步攀升,中非經貿合作邁向高質量發展新臺階。
2023年5月24日,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調研中聯重科。劉尚文 攝
湖南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放大中非經貿博覽會長期落戶湖南的平臺優勢,推動湘非戰略對接、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等持續走深走實。目前,湖南與非洲5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往來,今年前5月,湖南對非進出口額達270.1億元,同比增長54.5%,中非經貿博覽會已成為推動地方對非經貿合作的重要窗口、構建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中國已成為盧旺達重要可靠的投資和貿易伙伴。中國企業將繼續在盧旺達投資,同時盧旺達優質的辣椒、茶葉、咖啡等特色農產品也在中國尋找寶貴的市場機遇。”盧旺達駐華大使詹姆斯·基莫尼奧(James Kimonyo)表示。
在湖南,盧旺達的辣椒被打造成“火酋長辣椒醬”品牌,并進入超市進行銷售。作為非洲增長速度最快的經濟體之一,盧旺達已準備好利用“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新機遇。
長沙國際會展中心,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主會場。
湖南企業借助博覽會平臺正在進一步開拓“一帶一路”非洲市場。“憑借中非經貿博覽會的東風,企業在非業務量年增長率達50%左右。”中聯重科海外公司副總經理伍偉恒介紹。
在“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馬達加斯加最大面額的紙幣上,印著一株飽滿的雜交水稻,銘記湖南雜交水稻為這個印度洋島國糧食安全所作的貢獻。自2007年開始,中國與馬達加斯加開展雜交水稻技術合作,湖南20多位農業專家先后來到馬達加斯加,幫助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實現糧食自給的夢想。
觀展嘉賓與非洲參展商洽談。
隨著中非經貿博覽會影響日益擴大,在“一帶一路”倡議、中非合作論壇等框架下,湖南將進一步加強與非洲國家和地方各層面的磋商協作,建立對非經貿合作交流長效機制,深化合作共贏,充分發揮中非經貿博覽會平臺作用,促進湘非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繼續為非洲國家在醫療衛生、職業教育、環境保護、減貧惠農等民生領域的發展提供支持,讓合作成果更好惠及非洲人民。
中非經貿的長沙力量
作為本屆盛會的“東道主”,長沙與非洲之間推動貿易互促、產業互動、通道互聯、金融互惠、服務互助,對非經貿往來成果豐碩。2022年,長沙對非進出口額244.7億元,同比增長72.3%。
一直以來,長沙推進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建設,促成5個非洲國家的6類農產品市場準入,培育咖啡、堅果、小農機等10條進出口產業鏈,組建了全國第一條以對接非洲為特色的湘粵非鐵海聯運通道。
6月30日,中非城市合作(長沙)論壇在長沙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接下來,湖南首條第五航權貨運航線(中國—比利時-埃塞俄比亞)即將啟動,對非工程機械出口后市場綜合服務中心即將啟用,坦桑尼亞、肯尼亞國家級商協會代表處也即將落戶。
隨著貿易和經濟關系的蓬勃發展,長沙市正努力為與非洲的合作搭建平臺。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范園位于湖南長沙高橋大市場,已經形成非洲非資源性產品集散交易中心。重點打造的中非金融服務平臺,為中非經貿往來提供全流程的綜合服務和一站式的政務全程代理服務。
隆平農業科技公司是長沙與非洲國家有項目的眾多公司之一,隆平發展與坦桑農業部、地方政府及坦桑合作伙伴簽署訂單農業合作意向協議;袁氏種業馬達加斯加農業產業園加快推動農業產業化項目;長沙企業深耕非洲市場,開展對非業務合作,一批對非承包工程項目打響湖南品牌;長沙非拓打造的Kilimall平臺已成為東非本土領先電商平臺。
此外,長沙相繼開通了至肯尼亞國際客運航線和至亞的斯亞貝巴定期國際貨運航線,目前航線每周執飛2班,經航線中轉可達非洲大部分國家機場。2月25日,長沙至亞的斯亞貝巴全貨運航線從聯通“湘非”升級為聯結亞洲、非洲、南美洲提升了對非貿易的“空中”能力。
下一步,長沙市將努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對非深度合作示范高地,積極推進新型易貨貿易試點建設,通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進一步加大對非洲的產品出口,擴展市場準入,持續提升非洲農產品市場準入手續辦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