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首屆懸泉置郵驛文化論壇在甘肅省敦煌市成功舉辦,百位專家學者、領導與嘉賓齊聚一堂,對郵驛文化溯源追遠,共話交旅融合的發展新機。本次論壇以“傳承絲路郵驛文化,推動交旅融合發展”為主題,對懸泉置遺址景區交旅融合項目的內容情況與預見進行深度交流與研討,為共同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交通旅游產業融合的發展凝聚思想共識,匯聚前進合力。
本次論壇包括開幕式、主旨報告、交流研討、現場考察等多項環節。20日上午,甘肅省交通運輸廳一級巡視員蓋宇仙、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書記石琳與酒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國喜出席論壇并分別致辭。“首屆懸泉置郵驛文化論壇,旨在全面挖掘絲路郵驛所蘊含的精神標識、文化價值和時代內涵共同探討懸泉置遺址的保護、傳承和發揚,加快推動交通、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蓋宇仙說。
主旨報告環節,各專家學者群賢畢至,內容精辟新穎,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分別對懸泉置古老的歷史文化和未來發展之路作主旨報告,探索懸泉置文化遺產涉及的多元領域,為此次論壇呈現了一場凝心、聚力、謀發展的學術盛宴。
20日下午,17名專家學者“大咖”云集,圍繞交通強國試點“交響絲路1號線”的項目運營及交通旅游融合發展路徑展開深入交流研討,現場氣氛熱烈,開展了一場良策泉涌的“群英會”。“交響絲路1號線”串聯懸泉置、榆林窟、鎖陽城三大標志性文化遺產,與雙塔水庫、橋灣古城、葫蘆河濕地、雅丹地貌等形成大敦煌文化旅游經濟圈“東部景群”,將充分展示古“絲綢之路”甘肅段遺址遺產文化歷史古跡價值。國家文物局專家庫專家何雙全在發言時說“本次項目重點要讓游客重走絲綢之路,了解絲路從哪里走、怎么走”。
懸泉置遺址蘊含著深厚的郵驛、交通、絲路文化價值。專家學者與嘉賓共赴懸泉置遺址的現場進行考察,對正在建設中的世界遺產文化旅游廊道進行體驗。隨后,又對山澗中流出的懸泉進行現場觀摩。受采訪人員表示“生命神奇之處就在于使荒蕪的戈壁中有一片綠蔭和一泓山泉”。
新發展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文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舉辦此次懸泉置郵驛文化論壇,旨在加強重要交通遺跡遺存的保護利用和精神挖掘,讓“簡牘文化”“郵驛文化”走進大眾視野,有效實現交通、文化、旅游融合發展。
舉辦首屆懸泉置郵驛文化論壇,是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生動實踐,也是更好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舉措。本次論壇對于促進懸泉置遺址保護開發,加快敦煌文化旅游經濟圈的建設有著非常重要且積極的作用。實施好懸泉置遺址景區交旅融合項目,能夠更好的彰顯其文化精髓和價值,從而打造出“文化+旅游+交通”融合發展的新典范。
(中國日報甘肅記者站 馬靜娜)
(攝影 成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