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盤活使用現有編制資源,近年來,甘肅省定西市多措并舉,綜合運用編制使用效益評估、行業領域體制機制改革、準確界定部門職責等措施,堅持原則、較真碰硬、把住關口、嚴控總量,把規模控制在合理、可持續的范圍內,不斷提升機構編制資源使用效益,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好機構編制保障。
一是試行評估“保精準”。2022年,定西市制定印發了《定西市市級機構編制管理評估實施方案》,在全省率先開展機構編制使用效益評估工作。評估工作開展以來,我們用機構編制事項評估論證這一有效武器,對15個部門的21項機構編制申請事項,就單位職能職責、機構設置、編制配備等方面采取個別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評估論證。通過機構編制事項評估,鑒別“假性缺編”還是“剛性需要”、“因人設崗”還是“服務發展”等情形,為市委、市委編委科學決策當好參謀助手,機構編制資源配置更加科學合理。
二是動態調整“保重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機構編制部門要加大創新挖潛力度,想方設法打破層級領域壁壘,優化編制資源結構,提高使用效率”的重要論述,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市直單位職責任務調整變化情況,以及黨政機構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制和國防動員等體制改革,深挖編制潛力,盤活存量資源,達到既不增總量,又滿足事業所需,實現機構編制有效配置的目的。同時,按照部門單位的工作任務量、管理幅度、編制規模等因素,在領導職數總量內,按照“有增有減、增減平衡”的原則,對市直機關事業單位領導職數進行了調整優化,優化了領導職數資源。
三是創新舉措“保運轉”。針對全市編制資源緊缺,大部分市直黨政機關按照省委規定的最小行政編制規模組建,甚至個別黨政機關的行政編制還達不到最小規模、工作運行困難的實際,創新工作舉措,按照“政事分開”的原則,準確辯識行政機關的事業職責,對可由事業單位承擔輔助支撐類職責,采取“機關+事業支撐機構”的辦法,成立相應事業機構,適當核定部分事業編制,分擔原行政機關的事業職責,有效緩解機構行政編制緊缺的問題,確保機關各項工作正常規范有序運行。
四是盤活存量“保發展”。為改進人才保障機制,優化編制資源配置,緩解編制供需矛盾,提高編制使用效益,定西市結合機構編制管理現狀和實際情況,在編制十分緊缺的情況下,多渠道籌集事業編制300名,建立了市直專業技術類事業單位編制“周轉池”。通過“總量控制、循環使用、人走編收、空編置換”的方式,保障急需緊缺人才引進用編需求,為人才引進用編開通“綠色通道”。“周轉池”制度實施以來,先后審批116個市直單位的引才計劃690名,已辦理入編手續401人,有力保障了專業技術類事業單位用編需求。
(定西市委編辦 王少華|中國日報甘肅記者站 編輯 馬靜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