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2月13日長沙訊 12月12日下午,2023中國國際軌道交通和裝備制造產業博覽會閉幕新聞通氣會在長沙召開。本屆博覽會共邀請國內外嘉賓1800余人,11個外?。▍^、市)組團參會,18個國家74位外賓參會,是湖南主辦中國國際軌道交通和裝備制造產業博覽會以來,外賓代表參會人數最多的一次。展會期間共計吸引近30萬人觀展。
株洲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陳恢清介紹博覽會舉辦情況。本屆博覽會期間共舉辦各類活動13場次。發布了湖南省軌道交通和裝備制造產業重點招商項目22個,總投資458億元。以舉辦展會為契機,通過主動上門拜訪、邀請企業到園區參觀考察,積極對接參展企業,共促成簽約項目19個,總簽約金額203億元,其中現場簽約項目10個。
展覽展示規模宏大。600多家企業線下線上參展,其中線下有387家企業參展,省外參展企業179家。線上展方面,國外采購商注冊企業232家,主要來自泰國、越南、印尼、印度、白俄羅斯、俄羅斯等國家,國內銷售端注冊企業228家,共開展視頻專場洽談155場次,目前已進入正式采購流程階段。
國際展區專業性強。以參展國展區為主體,邀請美國、德國、泰國、幾內亞等9個國家和地區65家企業參加展覽,展區面積6000平方米,包括:美國西屋、美國康寧等三類500強企業,共展出各類產品上千件,展示了3A復合材料、ABB牽引變流器等一批先進技術和產品,美國首次以國別展團參展,充分體現了此次展會的國際化、專業化。
現場發布了《軌道交通產業雙碳行動湘江宣言》,倡導始終將綠色化和數智化作為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的“雙輪”,加快構建低碳、高效的產業指標體系,構建“產品+”“系統+”等低碳新業態新模式,打造零碳車間、零碳工廠、零碳科技產業園。還發布了《綠色城軌裝備制造行動方案》、湖南軌道交通產業鏈招商信息、《2023軌道交通產業標準化發展論壇(湖南株洲)倡議》等,進一步突顯了軌道交通和裝備制造產業的國際影響力。
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強勢吸睛。精心設置“接軌世界、道通未來”“協同創新、‘材’啟時代”兩條考察參觀路線,集中亮相中車在株企業及鉆石切削刀具等優勢特色企業。在現場靜態展示全國首臺大功率純電新能源調車機車、全國首列山地齒軌列車、面向歐洲干線鐵路研制的平臺化調車機車代表產品等新車型,動態展示新一代創新型路面交通工具SRT,提供以中小運量解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產品方案。
同時,集中展示“大系統—整機—核心子系統及部件—基礎零部件”全產業鏈的新技術,充分彰顯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在減少交通領域碳排放、助力“雙碳”實現的支撐作用。
國際交流不斷深入。本次博覽會舉辦2023中美軌道交通國際合作圓桌論壇、面向歐洲軌道交通發展論壇,邀請西門子、3M、福斯羅等美國、德國企業代表,與湖南優秀企業代表就制動控制、基礎制動等產品特色進行推介,并圍繞歐洲市場動車組產品與技術創新發展、歐洲鐵路一體化發展的趨勢及機遇等話題進行深入交流,為中、美、歐軌道交通企業進一步互利合作提供了機會。
現場還舉辦了“智匯瀟湘”2023中國國際軌道交通和裝備制造產業人才峰會,發布了《湖南省2023—2024年度人力資源市場急需緊缺(工種)目錄》及《湖南省2023—2024年度先進制造業人才需求目錄》和省屬監管企業人才獎勵支持政策。同期舉行的高層次人才項目對接活動,中車株機、威勝能源、湘電集團等60家省內外軌道交通和裝備制造產業及相關企業擺下展臺招賢納士,提供1538個精選崗位,吸引了1.2萬名有就業意向的人員到場對接。
“這次博覽會有一大亮點,我們打造了一個永不落幕的博覽會--線上軌博會,180天的時間里,連續云端展示、發布、直播、洽談?!笔≠Q促會黨組書記、會長楊愛云說,下一步將加強數據庫建設,充分挖掘數據價值,提升供需對接的精準性,以網上展廳、移動端APP和微信小程序為陣地,提高博覽會信息化水平。
楊愛云表示,經過幾年發展,軌道交通博覽會在“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經營”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市場化辦展水平不斷提升。接下來將總結好的做法,繼續引進國際化的專業團隊辦展,推進省市聯動辦展、企協聯合辦會,逐步建立健全市場化的辦展機制,推動博覽會穩健走向市場化、社會化。(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鄒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