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月16日長沙訊 “非常感謝長沙自貿臨空區管委會在企業落地園區后提供的幫助,尤其在‘雙十一’大促期間給我們解決了很多難題。”近日,菜鳥長沙保稅倉經理陳中州將一面印有“心系企業辦實事 熱情高效暖人心”字樣的錦旗送到長沙自貿臨空區管委會,對園區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助力企業發展表達誠摯的謝意。
這是長沙縣深入開展“走找想促”活動贏得企業點贊的一個縮影。
民營經濟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長沙縣深化“走找想促”活動,踐行“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堅持以“創新驅動增添動能、招商引資優結構、營商環境強底色”服務民營經濟,持續擦亮民營經濟這一高質量發展的金名片,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貼心服務 助企“紓難解困”
前不久,位于黃興鎮的長沙思勝智能設備有限公司下線一款數控高精度內榫槽拉床新產品,這款攻克“卡脖子”技術的新產品再一次為長沙思勝增強核心競爭力。
思勝智能是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也是數控拉床領域的湖南省制造單項冠軍。為支持企業創新發展,黃興鎮深入開展“走找想促”聯企走訪和幫扶服務,先后解決了企業新廠房用地建設、人才引進、科技創新平臺打造等問題。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民營企業成長的沃土。當前在長沙縣,民營經濟保持總體穩步發展良好態勢,足顯韌性之強。在這背后,幫扶服務是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關鍵一環。
中南汽車世界是湘龍街道的一張閃亮名片,集聚了市場上近九成的新能源車品牌。但是因場地有限,市場無法滿足這些品牌單獨建店的需求。2023年,湘龍街道全力推進新能源專區建設,將原卡車區整體搬遷,“騰籠換鳥”打造新能源專區,有效整合中南汽車世界土地資源,優化土地利用率,實現了市場“有機更新”。
用電保障是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2023年初,針對市場方提出的用電負荷過載限制產業升級問題,中南商圈黨委組織走訪調研,發揮黨建聯盟“朋友圈”作用,供電所黨支部主動認領,部門積極聯動,投資5800萬元的電力提質改造攻堅工程全面完成。
?梨街道立足轄區內中小企業多這一實際,成立“親清家園”企業服務中心,實行“因企施策”“一企一策”等特色化幫辦代辦服務。從項目引入、用地申報、土地供地、項目建設、投產達效、政策支持等方面充分履行服務職能,提供一條龍式的服務,及時協調解決各類問題,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廣大黨員干部結合“走找想促”活動,下沉一線積極開展進企業,送政策、優服務、解難題行動,推動實現了“情況在一線了解,訴求在一線辦理,問題在一線解決”。
招大引強 激活“一池春水”
2023年12月,果園鎮舉行重大項目建設冬季集中開工儀式,共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超20億元,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摘地、當年開工的星沙速度。
“走找想促”活動中,果園鎮致力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牛鼻子”和“生命線”來抓,取得了顯著成效。先后招引了長沙現代美術職業學院江灣新校區、長沙益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潯龍河新校區、湖南長沙藝術學校新校區、華實長沙院子商業街、長沙豐正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二期廠房、花果濕地音樂公園(二期)等七個項目,總投資超20億元。
招商引資是貫穿經濟工作的“活力之源”。2023年以來,長沙縣把主題教育激發的精神動力轉化為招商引資工作的實際行動,聚焦招商重點求實效,持續推進招商引資提效年行動,建立健全“一組四制”管理機制,圍繞目標任務、跟蹤項目、在談項目、簽約項目、在建項目5張清單實現招商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長沙縣聚焦六大千億級產業、湘商回歸項目、央企和總部項目、研發中心項目、外資外貿項目等,著力招引大項目、好項目。新制定《長沙縣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議事規則》和《長沙縣招商引資項目引進操作規程》,建立健全“一組四制”的統籌領導和管理運行架構,組織近30批次招商小分隊,赴國際工程機械展、中非經貿博覽會、博鰲經安論壇等重大展會開展小分隊招商。
一場場招商推介活動舉辦,一個個優質項目簽約,激活了一池春水,帶來了新的希望,全縣招商引資工作呈多點開花、穩中提質的態勢,對促進經濟發展的貢獻度明顯提升。
2023年,長沙縣“新注冊三類500強”企業(6個)、新引進投資額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數20個。湘商回湘投資到位資金預計完成121.11億元,進度134.57%;位列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第三;成功榮獲“2023高質量發展十大標桿縣(市區)”獎項。
創新賦能 插上“騰飛翅膀”
年終歲末,在湖南振大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機器轟鳴作響,工人正緊張作業,忙而有序。該企業主要生產汽車覆蓋件的大中型模具、檢具及沖壓件焊裝件等,公司先后獲批為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長沙市專精特新企業”。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各行各業的共同趨勢。2023年,長沙縣科技特派員顏志勇來到湖南振大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專注于為該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供技術支持。
作為科技特派員,顏志勇主要從事汽車模具的研發設計以及制造過程中的技術難關攻堅。“此前,公司的大型模具在設計制造過程中容易產生裂縫變形破損這種現象。”顏志勇介紹,針對存在問題,她和團隊開展了一系列仿真受力分析實驗,從模具結構的設計上排除可能出現的問題,對材料進行分析,優化加工工藝,最終解決了大型拉深模具產品容易開裂和卷邊的難點。
向企業選派科技特派員,只是長沙縣助力企業科技創新的“其中一招”。長沙縣充分發揮企業科技創新的策源優勢,讓企業在創新中當先鋒、唱主角、挑大梁,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引領帶動民營經濟提質增效、行穩致遠。
致力于構建“1+3”科技創新格局、持續擴容提質科創平臺,大力實施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和“單獨小隱”企業培育等工程……一年來,長沙縣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緊扣六大千億產業集群發展,發揮園區科技創新主陣地作用,形成“產業+科技”雙輪驅動發展格局,著力打造全球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企業成為了科技創新主力軍。
數據顯示,2023年,長沙縣高新技術企業達1267家,同比增長22%;登記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200家,同比增長32%,創新型中小企業343家,居全省前列,越來越多極具競爭力的“星沙智造”產品強勢崛起。(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鄒碩 朱友芳|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