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2024年度“發現最美鐵路”活動將在陜西佛坪正式啟動,“發現團”將從陜西啟程,沿著西成高鐵走進西安市、漢中市,四川省廣元市、綿陽市,開展為期6天集中采訪報道,共同發現鐵路之美,記錄鐵路之變。(華商網 5月15日)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2017年12月6日,中國首條穿越秦嶺的高鐵線路——西成高鐵正式開通,巍巍秦巴山從此天塹變通途,“蜀道難”也終成歷史。從17個小時到3個小時,疾馳而過的列車串聯了兩座千年古都,自此“大唐不夜城”夢回長安,“太陽神鳥”展古蜀新韻。橋隧比達93%的西成高鐵全線,讓列車車窗成為絕佳的“取景框”,山之高、水之急、絕壁之險盡收于車窗之中,成為窗外流動的風景。發現最美鐵路,在列車飛馳中探索風光之美,讓西成高鐵“詩與遠方”有了具象和溫度,舉目皆是。
關中之富庶、秦巴之巍峨、天府之豐腴,一條西成高鐵,串聯起西南、西北地區的協同發展。西成高鐵開通以來,6年來川渝方向年運送旅客超7000萬人次,以點帶面串聯起西南西北板塊的經濟合作區域,促使川渝地區和西北地區的人力、信息、資源等多方聚合,帶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新高地。以佛坪縣為例,該縣是我國著名的“熊貓之鄉”,世界唯一的棕色大熊貓在這里發現,生態旅游資源豐富。西成高鐵從關中平原穿越秦嶺,駛入漢中盆地,旅游業成為佛坪縣支柱產業之一,助力佛坪經濟跨越發展。
西成高鐵,是經濟動脈,亦是珍寶遍地的生態走廊。該線沿途有著“國家中央公園”之稱的秦嶺,也有著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熊貓走廊帶等多個核心生態區。數不盡的晝夜更替,千萬鐵路工作者堅守在這條通道上,運用絕緣裝置、防攀爬裝置、防撞裝置等各類“黑科技”,全力以赴守護著這片土地上的生靈們。這是科技與生態的互動,在“發現最美鐵路”的鏡頭背后,是鐵路建設者們對自然的敬畏。
月宜長安宿,春好錦官行。西成高鐵,從天府之國成都駛向千年古都長安,一日看盡長安花,發現的不僅是沿途的風物人情,更是高鐵擘畫出蜀道秦嶺古韻新顏。(申宇洲、李福明)